发明名称 防松脱束带组构造(二)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M365335 申请公布日期 2009.09.21
申请号 TW098204250 申请日期 2009.03.18
申请人 施朝琴 台中市南区正义街43号11楼之2 发明人 施朝琴
分类号 B65D63/10 (2006.01) 主分类号 B65D63/10 (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许盟志 台中市南区正义街43号11楼之2
主权项 1.一种防松脱束带组构造(二),其包含有壳体、螺栓、带体及弹簧所组成,其中该壳体之容置部的前端面上设有向下弯折呈倒U形状开口的前挡部及其后端面形成有后挡部,以作为螺栓之螺纹部及弹簧能组设于容置部内;又,该壳体的两侧向下形成具有可弯折的延伸片及限制片,且限制片系邻近于后挡部;该带体的适当处设有穿孔,且于穿孔的二侧形成有侧槽;又,该带体的另一端形成有齿部;该螺栓系包括有一可与工具配合使用的驱动部、一紧密连结于驱动部侧边的挡环部、一由挡环部向外延伸的螺身部及一以螺旋状环绕于螺身部的螺纹部所组成,其中该螺身部系可跨置于壳体之开口上,且能使螺驱动部及螺纹部分别位于壳体之开口的不同侧,并使螺栓之螺身部末端能抵顶于弹簧的一端上;藉由上述构造,方能利用壳体之延伸片的弯折作用而致使壳体与带体间组设成一整体状,且能使螺栓及弹簧被包覆于壳体内壁缘与带体之间,并使弹簧能被包覆容置于壳体之后挡部内壁缘、限制片及螺栓之螺身部末端间所形成的空间内者。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防松脱束带组构造(二),其中该延伸片及限制片在受弯折后的位置系位于带体的不同侧方(即延伸片系位于带体的下方,而限制片系位于带体的上方)。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防松脱束带组构造(二),其中该延伸片上设有支脚部,以致使支脚部能置入带体之定位区内,而形成壳体与带体间组设成一整体状者。4.一种防松脱束带组构造(二),其包含有壳体、螺栓、带体及弹簧所组成,其中该壳体之容置部的前端面上设有向下弯折呈倒U形状开口的前挡部及其后端面形成有后挡部,以作为螺栓之螺纹部及弹簧能组设于容置部内;又,该壳体的两侧向下形成具有可弯折的延伸片及限制片,其中该延伸片上设有支脚部,而该限制片则邻近于后挡部;该带体的适当处设有穿孔,且于穿孔的上下二侧形成有定位区;又,该带体的另一端形成有齿部;该螺栓系包括有一可与工具配合使用的驱动部、一紧密连结于驱动部侧边的挡环部、一由挡环部向外延伸的螺身部及一以螺旋状环绕于螺身部的螺纹部所组成,其中该螺身部系可跨置于壳体之开口上,且能使螺驱动部及螺纹部分别位于壳体之开口的不同侧,并使螺栓之螺身部末端能抵顶于弹簧的一端上;藉由上述构造,方能利用壳体之延伸片的弯折作用而致使支脚部能置入带体之定位区内,而形成壳体与带体间组设成一整体状,且能使螺栓及弹簧被包覆于壳体内壁缘与带体之间,并使弹簧能被包覆容置于壳体之后挡部内壁缘、限制片及螺栓之螺身部末端间所形成的空间内者。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防松脱束带组构造(二),其中该延伸片及限制片在受弯折后的位置系位于带体的不同侧方(即延伸片系位于带体的下方,而限制片系位于带体的上方)。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为本创作之立体分解示意图。第二图系为第一图组装时的组合局部剖面示意图。第三图系为第二图组装使用时的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第四图系为第三图组装使用时的另一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