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导管之藕合装置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118199 申请公布日期 1989.09.01
申请号 TW077206952 申请日期 1988.07.22
申请人 波尼创新公司 发明人 普洛尼奥斯卡
分类号 F16L15/06 主分类号 F16L15/0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李忠雄 台北巿敦化北路一六八号十五楼
主权项 1﹒一种导管之藕合装置包含:a.一藕合体(10;100),该藕合体则具有一底底(12)与一片断部位(14),其中该片断部位(14)系与该底(12)座整体形成且朝外延伸而作为该藕合体口(10;100)之末梢端(22);b.该藕合体(10:100)之中具有一通道口8)以容纳该导管(15),该通道之出口系设在该末梢端(22);c.该片断部位(14)系由若干长条片断(16)所组成,相邻片断且由一凹槽结构隔开,该若干长条片断(16)因而围绕该通道(18)之周围而分布;d.该长条片断(16)具有一第一外面部位(30)与一第二外表面部位(32),其中该第一外表面部位(30)自该末梢端(22)朝该底座(12)延伸,但藉该第二外表面部份(32)而与该底座(12)保持间隔,该第一外面部份(30)之长度小于该片断一引之2/3长度;e.该第二外表面部位(32)自该底座(12)朝该第一外表面部位(30)而延伸:f.该片断(16)之内表面具有一抓持结构(26)俾与该导管(15)之外表面作抓持衔接;g.一导管抓持部位在该抓持结构(26)之外方衔接该导管(15)之该外表面;h.一施大装置(39;80),该施力装置(39;80)可固锁于该片断部位(14),俾同时对该若干长条片断(16)之单一外表面部位施以一外力,使该抓持结构(26)空穿入该导管并使该导管抓持部位支持该导管2.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导管抓持部位具有一导管弯曲支持面(25)大致邻接于该片断(16)之自由未梢端,且其中该固锁于该片断部位(14)之施力装置(39)在抓持结构(26)与其自由端间之区域产生一弯曲力矩,使该力矩围绕该抓持结构(26)而朝向导管(15),以使变曲支持面(25)与该导管(15)之外表面衔接,但不穿入其外表面。3.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抓持结构(26)与该末梢端间隔一距离(43),而该间隔距离(43)则等于或略小于该第一外表面部位(30)之长度(42)。4.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抓持结构(26)与该末梢端之间隔距离(43)为该第一外表面部一凹之2/3长度。5.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抓持结构(26)为该片断(16)内表面上之一凸部,该凸部且朝外延伸而可兴该导管(15)之外表面衔接。6﹒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片断(16)之所有凸部彼此布列成共平面之关系。7.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凸部具有锐利之端部,当该外力施于该第一外表面部位(30)之际,该锐利端部即穿入该导管(15)之外面之内。8﹒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未梢端可与该导管(15)之外表面衔接,但不穿入其外表面之内。9.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另有一密封构件(20),该密封构件可与该导管(15)之外表面紧蜜衔接以防导管中之流体泄出。10﹒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密封构件(20)与该抓持结构(26)和该未悄端均保持间隔关系,该导管(15)因而至少具有三个支持点。11﹒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密封构件(20)为一O形环,该O形环于该通道中围绕该导管(l5)之外表面而形成密封衔接。12﹒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O形环系由弹性材料制成且置于该底座(12)内表面之一环形屈槽内且凸出该凹槽和该底座(12)内表面之外而与该导管(15)之外面作密封衔接。13﹒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第一外表面部位(30)具有一螺纹结构。14﹒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施力装置(39)具有一内螺纹结构,俾同时与该若干片断之第一外表面部位(30)之螺纹结构衔合而达成力量之转移。15.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l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施力装置(30)不与该第二外表面部位(32)衔接亦不会转移力量。16﹒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导藕合装置,其中该第一外表面部位(30)具有一螺纹结构,该施力装置具有一内螺纹结构,俾同时与该若干片断(16)之第一外表面部位(30)之螺纹结构衔合而达成力量之转移。17﹒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施力装置(39)具有一端部可与该底座(12)之一横向部位衔接。18﹒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l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片断(16)之内表面具有一延伸凹口(23),该片断(16)之厚度因而小于该底座(12)之壁面厚度,故当该施力装置(39)对该片断施力之际,该片断因而较易于围绕该抓持结构而弯曲。19﹒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抓寺结构为该片断囚表面上之一凸部,该凸部自该延伸凹口(24)朝外延伸可与该导管之外表面衔接且穿入该导管(15)之外表面之内。20﹒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凸部与该末梢端具有一间隔距离,而该间隔距离小于该第一外表面部位之长度。21﹒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抓持部位包含该凸部与该末梢端,该凸部与该未梢端彼此间隔而与该导管之外表面衔接。22﹒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另具有一密封构件(20),该密封构件(20)可与该导管(15)之外表面作紧密衔接以防导管中之流体泄出,该抓持部位因此包含该凸都,该末梢端与该密封构件(20)等三个彼此间隔之衔接点。23﹒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第一外表面部位(30)由该末梢端朝该底座延伸,但其长度小于该片断之1/3长度。24﹒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抓持结构(26)与该末梢端之间隔距离(43)等于或小于该第一外表面部位(30)之长度。25﹒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持结构(26)与该未梢端之间隔距离(43)等该第一外表面部位(-30)之2/3长度。26﹒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导管抓持部位包含该施力装置(39)之末梢端而与导管区(15)之外表面具最小之间隔距离,且其中该施力装置(39)之另一未端衔接于该基座(12)。27﹒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另于该施力装置(39)之一未端和该施力装置(39)之另一未端与该底座(22和该导管(15)外表面之间分别具有密封结构以防流体泄出。28﹒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该密封结构包含安装于该施力装置之一未端而与该底座作(12)密封衔接之第一密封构件(82)。29﹒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8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密封结构包含安装于该施装置(80)之一未端而与该导管(15)外表面作密封衔接之第二密封构件(84)。30﹒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第一与第二密封构件(82.84)均具有一O形环,而该O形环系安装于该施力装置(80)且朝外延伸而分别与该底座(12)和该导管(15)外表面衔接。31﹒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第一外表面部位(30))自该片断(16)之末梢端起之延伸长度小于该片断(16)之2/3长度。32﹒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片断 (16)之抓持结构(26)与该片断(16)之未梢端底间隔而相邻之关系且延伸而穿入该导管(15)之外表面之内。33﹒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第一外表面部位(30)自该片断(16)之末梢端起之延伸长度小于该片断(16)之1/2长度。33﹒一种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3项所述之导管藕合装置,其中该片断(16)之抓持结构(26)与该片断(16)之末梢端成间隔而相邻之关系且延伸而穿入该导管(15)之外表面之内。图示简单说明:图1系图2所示切线1-1之局部断面细部;图2系图l所示切线2-2之断面图;图3表示一片断连接于底座之断面图略图,其中示出片断外表面各部位之长度与当一施力装置施力于其外表面之情形:图4表示图l所示藕合装置抓持导管之情形,但为不致过份复杂起见,其中未示出施力装置;图5表示一片断抓持导管之断面细部;其中并示出被抓持之导管发生弯曲之情形;图6表示习用装置之一片断抓持导管之断面细部,其中并示出被抓持之导管发生弯曲之情形;图7与7A分别略示一片断与一施力装置却藕合之断面情形;图8与8A表示一种片断与施力装置之断面;图9略示一施力装置与片断藕合后而发生力量转移之情形;图9A系图9所示片断之局部断面:图10表示本创作之一藕合装置与施力装置衔合之后抓持导管之情形。图1OA图表示一施力装置之内部构造细部;图11表示一习用藕合装置之局部断面;图12系图片之施力分布图;图13表示本创作之一种片断构造之局部断 ,其中并示出一外力施力其表面上之情形;图14系图13之施力分布图;图15与15A表示片断之第一外表面部位分别具有不同螺纹结构之情形;图16表示一弯曲力矩施于一片断之情形图17与17A表示尺寸配置不当之片断断面;图18表示本创作又另一种片断之断面,其内表面具有不同之凹口结构;图19与19A分别表示具有不同外螺纹结构之习用片断,其中并示出一外力施于其表面之情形;图20表示本创作又另一种藕合装置之结构;图21系图20所示施力装置之细部断面;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