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双重网格圆顶结构
摘要 一种网状圆顶结构(20)具有一张内结构网络(24)和一张外结构网络(26)。各网络具有结构件(34,38)连接于接合件(36,40)而形成各种形状的圆顶结构,包含:穹窿、附有圆化端的穹窿、三角形、体育馆、交叉穹窿、和球形。接合件具有两片板(54,56),附有结构件扣接(68)于其间而形成力矩承载接合件。管形系杆(32)依期望计画联结于外网络接合件与内网络接合件间,而介于二网络间建立所需大抵平行间隔,并介于二网络间局部移转负载。网络件细分外表面和内表面成多角形区,多角形区于外网络属一致类型。外网络口可由嵌口板(29,170)密封,其于外侧方向稳固其联结的外网络件且结构增强该网络。
申请公布号 TW357215 申请公布日期 1999.05.01
申请号 TW086113608 申请日期 1997.09.19
申请人 泰姆可公司 发明人 阿法索E.洛普兹
分类号 E04B7/08 主分类号 E04B7/08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巿松山区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康伟言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网格圆顶结构,其可支撑于基础上,包括:一个于所需轮廓外形外表面的外结构网络,包含多根外支柱联结于力矩刚性外接合件,外网络再分割外表面成大抵一致多角形的外网络开口,一个于类似外表面轮廓外形的轮廓外形内表面的内结构网络,其于向内方向与外网络隔开,包含多根内支柱联结于力矩刚性外内合点,内网络再分割内表面成内网络开口,及多根相对于支柱具有小剖面积的线性隔开的系杆,其互相联结介于特选的内网络接合件与特选的外网络接合件点,且大抵仅局部且大抵仅沿轴向方向介于两张网络间移转负载,各张网络可与另一张网络分开支撑于基础上。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其中该外网络与内网络大抵彼此平行。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其中该外支柱和内支柱系由铝制宽凸轮面梁界定。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其中该外支柱与内支柱的剖面积和尺寸相等。5.如前述申请专利范围任一项之结构,其中该系杆系由铝制管形元件界定。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其又包括一个封闭次系统,其包含多片嵌口板,其系联结至外支柱且封闭多个外网络开口。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其中该外网络与内网络系延伸至共通的基础。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其中该于外和内接合件的支柱间的接合,以及系杆与外和内接合件间的接合乃螺栓接合。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其中该于外和内网络的开口为矩形,而各个内接合件位于外网络开口面积中心的外表面法线上。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结构,其中四根系杆联结至各个外接合件和联结至各个内接合件。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其中该于外和内网络的开口为矩形,而各个内接合件系与外接合件排齐于外网络接合件中心的外表面法线上。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结构,其中于排齐的各对外接合件与内接合件,仅有一个接合件有系杆联结其上。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结构,其中该矩形外网络开口具有平行个别内网络开口的边和端,而系杆系位于由对应外支柱与内支柱界定的平面上。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结构,其中各该有系杆接合件具有四根系杆联结其上。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其中该外网络开口呈三角形。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结构,其中该外与内网络于其个别表面以相等频度呈现三角形。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结构,其中各个内接合件系与外接合件排齐于外网络接合件中心的外表面法线上。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结构,其中于各对排齐的外接合件与内接合件,仅有一个接合件具有系杆联结其上。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结构,其中该有系杆的外接合件有六根系杆联结其上。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结构,其中各个内接合件位于通量速率过外网络开口面积中心的外表面法线上。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或20项中任一项之结构,其中内接合件数目比外接合件少。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结构,其中该内网络开口包含六角形开口。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结构,其中该内网络将内表面分割成三角形的频度低于外网络分割外表面的频度。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其中各系杆与外和内网络的接合为销钉接合。25.一种构成网格圆顶结构之方法,其中大抵平行的外与内结构网络分别界定外和内表面,系由笔直结构支柱互相联结于个别网络节点组成,其中两张网络至少介于特选节点间系藉系杆互相联结;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构成一个稳定的第一次总成,其包含各网络的至少三个节点和相关的系杆,相对于第一次总成于圆顶结构成品将占有的支撑件位置,设置该第一次总成,构成一个稳定的第二次总成,其包含各网络的至少三个节点和相关的系杆,毗邻于第一次总成于圆顶结构成品将占有的位置,设置该第二次总成,接合该第二次总成至该第一次总成,构成、安置、与接合其它稳定次总成,各个次总成含有各网络的至少三个节点由相关系杆互相联结,及于适当时间,将各个次总成联结至支撑件。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之方法,其中第一组次总成经构成、安置与彼此接合,并以环状方式联结至支撑基础,而环绕圆顶的周边界定一个完整圆顶外部;其中第二组次总成经构成、安置与以环状方式联结至已联结妥的第一组次总成,而界定圆顶的另一个环形部;以及重复构成、安置与顺序联结其它各组次总成之步骤,而形成其它渐进缩小的圆顶环形部。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为根据本发明之球形、三角形栅双重网络结构系统之透视图;第二图为第一图之结构之示意剖面图;第三图为第一图之双重网络结构于区3内部所取顶视平面图,示例说明高频度全三角形外网络和低频度全三角形内网络;第四图为第三图之内网络三角形构型之示意分解平面图;第五图为根据第一图结构之顶视示意平面图;第六图为第五图之视图区的分解平面图,示例说明介于结构系统上与下几何间之过渡区段;第七图类似第三图,为第二种网络构型之平面图,示例说明三角形内网络;第八图类似第三图,为第三种网络构型之平面图,示例说明具有六角形网眼的内网络;第九图为第八图之具有六角形网眼之内网络之示意平面图;第十图为具有六角形与三角形两种网眼之内网络之又另一种配置之示意平面图;第十一图为第一图之双重网络结构系统的接合件之透视图;第十二图为一栋具有顶包括双重网络、穹窿形网格结构系统的建物之透视图;第十三图为一栋具有顶包括双重网络、穹窿形网格结构系统且附有圆化端的建物之透视图;第十四图为示意透视图,示例说明设计第十三图结构之一个步骤;第十五图为一栋具有顶包括交叉穹窿形、双重网络网格结构系统的建物之透视图;第十六图为例如覆盖棒球场的双重网络、三角形网格结构系统之透视图;第十七图为具有中央网眼的体育馆形双重网络网格结构系统之透视图;第十八图为覆盖椭圆形建物之双重网络、类椭圆形结构系统之透视图;第十九图为示意透视图,示例说明设计第十八图结构之一个步骤;第二十图为锥形双重网络网格结构之透视图;第二十一图为双重网络网格结构系统之示意顶视图,其中外与内网络再将其个别表面分割成矩形;第二十二图为第二十一图之双重网络结构系统之顶视平面图;第二十三图为根据本发明之又另一双重网络系统的外与内网络和系杆配置之分解透视示意图;第二十四图为示例说明第二十三图表示的系统中某些关系之简图;第二十五图为第二十三图之系统中系杆与套节之销联结之分解透视图;第二十六图为可用于根据本发明之双重网络结构系统之网络闭合与顶次系统之分解剖面图;第二十七图为当两张网络彼此相位相对时,网络支柱与系杆之配置分解示意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