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可视自动晴雨伞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自动晴雨伞及其使用方法,属于伞具领域。本发明包括伞柄、伞杆、伞布、伞顶、移动伞布部分、固定圆环、牵引线一、牵引线二、伞骨、牵引线三和牵引线四;左伞骨、右伞骨之间为伞布的透明伞布部分;靠近固定圆环一的移动伞布部分下边缘上设有一连接点;移动伞布部分覆盖于所述透明伞布部分上;旋转机构包括旋转体一和旋转体二;牵引线一的一端连接于旋转体二上,牵引线一的另一端先穿过伞杆顶部的通孔再穿过固定圆环一,最终固定于连接点;牵引线二的一端连接于旋转体二上,牵引线二的另一端先穿过伞杆顶部的通孔再穿过固定圆环二,最终固定于连接点;本发明的可视自动晴雨伞具有既能雨天可视、晴天又不影响遮阳的功能。
申请公布号 CN10579564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7.27
申请号 CN201610132630.3 申请日期 2016.03.09
申请人 朱雷敏 发明人 朱雷敏
分类号 A45B25/20(2006.01)I;A45B25/02(2006.01)I 主分类号 A45B25/20(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蒋海军
主权项 一种可视自动晴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柄(1)、伞杆(2)、伞布(3)、伞顶(4)、移动伞布部分(5)、固定圆环(6)、牵引线一(7)、牵引线二(8)、伞骨(9)、牵引线三(206)和牵引线四(207);所述固定圆环(6)有两个,分别为固定圆环一(601)和固定圆环二(602);所述伞布(3)固定于伞骨(9)上,且伞布(3)由透明伞布部分和遮阳伞布部分组成;所述伞骨(9)包括伞骨一(901)和伞骨二(902),所述伞骨一(901)有两根,分别为左伞骨和右伞骨,左伞骨、右伞骨之间为伞布(3)的透明伞布部分,且左伞骨末端固定有固定圆环一(601),右伞骨末端固定有固定圆环二(602);靠近固定圆环一(601)的移动伞布部分(5)下边缘上设有一连接点(A);所述移动伞布部分(5)覆盖于所述透明伞布部分上;所述伞柄(1)、伞杆(2)均为空心结构,且伞杆(2)的顶部设有一个通孔;所述伞柄(1)内设有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包括旋转体一(103)和旋转体二(104);所述牵引线一(7)的一端连接于旋转体二(104)上,所述牵引线一(7)的另一端先穿过伞杆(2)顶部的通孔再穿过固定圆环一(601),最终固定于连接点(A);所述牵引线二(8)的一端连接于旋转体二(104)上,所述牵引线二(8)的另一端先穿过伞杆(2)顶部的通孔再穿过固定圆环二(602),最终固定于连接点(A);所述伞杆(2)上部套有滑行圆环(204),每根伞骨(9)分别通过一根折叠支撑杆(903)与滑行圆环(204)连接,所述伞杆(2)侧面上设有两个正对的纵向条形开口,滑行圆环(204)的内壁上固连一根滑杆(205),该滑杆(205)在所述两个正对的纵向条形开口上滑行;圆环五(203)固定在伞杆(2)内部且位于滑杆(205)上方,牵引线三(206)的一端连接于滑杆(205)上,牵引线三(206)的另一端穿过圆环五(203)后连接于旋转体一(103);牵引线四(207)的一端连接于滑杆(205)上,牵引线四(207)的另一端连接于旋转体一(103)。
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马向路新城东区安徽工业大学(秀山校区)大学生创新教育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