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双位中文电脑键盘的中文输入技术
摘要 本发明是双位中文电脑键盘的中文输入技术。涉及数字信息传输、微机电脑领域。其键盘结构采取直排的键位形式,键位直角排列,字母排列左右对称;整个键盘一分为二,中间对开,可以分解或者折叠,双位键盘操作可左右互换;键盘由5行46个键位组成:上行10个为数字键,两侧6个为标点键,下行6个为控制键,中间24个为字母键;编码原则为:以汉字的声母、韵母、部首、字形四个因素组成“拼音加部首”或“部首加拼音”。其优点在于:字盘简洁,双盘对称,可单手操作,双盘对称可以分解或折叠,小型化趋势,便于携带。
申请公布号 CN1023843C 申请公布日期 1994.02.16
申请号 CN92102047.3 申请日期 1992.03.27
申请人 刘辉宣;张丽平 发明人 刘辉宣;张丽平
分类号 G06F3/023 主分类号 G06F3/023
代理机构 北京师范学院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贾维珍
主权项 1.一种双位中文电脑键盘的中文输入技术,其特征在于键盘的构造是由5行46个键位组成;键位纵横成直角排列,分为左右两个单手键盘,上行的10个键位为数字键1、中间的24个键位为字母键2、下行的6个键位为控制键3、两侧的6个键位为标点键4,另外还有两个编辑盘5,整个键盘可以从中间分开或者折叠,即成为双位键盘,其键位排列特征在于:(1)汉语拼音的声母有23个,按声母表分成6组,先右后左、自上而下排列,V键为空声母,声母在编码中的使用量最大,(2)汉语拼音的韵母有33个,按照韵尾字母合并在23个键位上,V键为空韵母,可以作用查韵键,韵母在编码中的使用量最小,(3)只取69个最常用的汉字部首,其中左部首在左键盘和右键盘中行左侧、右部首在右键盘中行右侧、上部首在右键盘上行、下部首在右键盘下行,(4)字形共分为6种,其中“角”形指包含了汉字两个字边的部首,在键盘四角,“框”形指包含了汉字三个以上字边的部首,在键盘四边中部,“双”形指汉字左右字形相同或笔划相等,在右键盘中行第二个键位,“杂”形指未收入69个部首之内的所有汉字部首及无部首的左右合体字,在右键盘第一、第三、第四个键位,“头”形指字体最高一笔,在右盘上行,“底”形指字体最下一笔,在右盘下行,其输入功能特征在于:数字键、字母键、标点键、控制键四种键的不同组合,有不同的输入定义,其组合定义分别为:(1)字母键+控制键(足四键自动结束)=单字、词组、短语,(2)标点键+控制键=标点,(3)数字键+控制键=数字,(4)字母键+标点键=检索,编码原理是以汉字的声母、韵母、部首、字形等四个因素进行编排,单字、词组、成语、短语的码长均为四位,单字的全码为“声母+韵母+部首+字形”单字的三位码为“声母+韵母+部首+右控制键”,单字的二位简码为“声母+部首+右控制键”,单字的一位简码为“声母+右控制键”和“部首+左控制键”,双字词的全码为“声母+部首+声母+部首”,双字词的简码为“声母+声母+左控制键”,三字词的全码为“声母+声母+声母+左控制键”,四字词只有全码,为各字声母,自动结束,多字词为“前三未一”声母,各级编码上的重码,以重复控制键来提取,其编码特征在于:(1)每个字母键上有四种码元,即声母、韵母、部首、字形,声母韵母按照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的顺序由中央向两侧排列,部首和字形则按照在汉字中的位置和形状安排键盘位置,编码原则为“声母+韵母+部首+字形”,(2)每个标点键上有3~4个标点符号,以重复击键依次提取,可以循环,(3)拼音采取双拼制,并简化为汉语拼音的头一个字母和最后一个字母相拼,同时与注音符号系统对应,具有完全的互换性,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必须是声母,没有声母时则以V来代替,(4)部首与字形在编码中也占两位,称为第一部形和第二部形,本发明只取69个部首,其余汉字部首全部归入6个字形,69个部首和6个字形均匀地分布在24个键位上,各键字数大致相等,同一键位上所集合的部首在字形或字义上有一定的联系,以助记忆。
地址 100032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高华里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