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古建筑苫背屋面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苫背屋面施工方法,可有效解决对古建筑苫背屋面高效、成本低、保证修复质量的问题,方法是,苫背屋面的基层处理,包括清除望砖或望板层表面的残留砂浆和灰尘,勾抹板灰;配制麻刀灰:白灰与麻刀的重量比为92-95%︰5-8%;抹护板灰:在屋顶的望板或望砖上抹一层麻刀灰,再进行苫泥背;苫泥背:在护板灰上苫抹2~3层泥背,使苫泥背层密实,晾晒干透;苫月白灰背和青灰背:打拐子、粘麻,晾灰背。本发明施工效率高,费用低,苫背屋面结合紧密、牢固,屋面保温防水性能好,屋面光滑、坡度顺直,观感效果好,各部位根据试排结果进行统一规划,避免切割时无精确尺寸造成浪费,减少损耗,无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申请公布号 CN105672584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6.15
申请号 CN201610041753.6 申请日期 2016.01.21
申请人 郑州大学 发明人 吕红医;杨晓林;李建东;唐丽;刘哲;姚珊珊
分类号 E04D7/00(2006.01)I 主分类号 E04D7/00(2006.01)I
代理机构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代理人 聂孟民
主权项 一种古建筑苫背屋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一、苫背屋面的基层处理:1)、清除望砖或望板层表面的残留砂浆和灰尘,并对屋面凸出部位和蜂窝处进行清理;2)、勾抹板灰:在木望板之间大于5mm的缝隙,用灰勾平抹实;当缝隙过大,先钉补木条再勾抹;二、配制麻刀灰:将绒长不小于80cm的麻刀,用清水淋湿、润透1小时,再弹松抖散并除去杂质,然后与白灰拌和在一起混匀,白灰与麻刀的重量比为:92‑95︰5‑8,麻刀中麻刀绒占50%以上;三、抹护板灰:在屋顶的望板或望砖上抹一层麻刀灰,厚度1~2cm,晾至七成干,再进行苫泥背;四、苫泥背:在护板灰上苫抹2~3层泥背,厚度不应超过3cm,防止因泥背太厚而造成开裂;每层泥背苫完后在室外环境中晾晒至七八成干,再在泥背上泼青浆拍背,拍背不少于3遍,使苫泥背层密实,晾晒干透;所述的青浆是由青灰加水搅成浆状,过网眼宽不超过0.2cm的筛制成,青灰为块状的青灰,使用前加水滤去灰渣;使用中,青浆应及时补充清水,在兑水两次后应补充青灰一次,保证质量;五、苫月白灰背:1)在晾晒干透的泥背上苫抹2‑4层大麻刀月白灰,每层厚度不应超过3cm,防止因灰背太厚而造成开裂;2)每苫完1层,晾至七成干,用轧子反复赶轧8‑10次;3)灰背苫抹至最后一层时,在表面拍麻刀,拍麻刀使用细软的麻刀绒,使麻刀绒分布匀密,泼青浆赶轧,使麻刀绒揉实入骨,每平方米灰背整体拍打10次以上;六、苫青灰背:1)月白灰背充分晾干后,苫抹青灰背,灰背厚度不应超过3cm,防止因灰背太厚而造成开裂;2)青灰背晾至七成干,用轧子反复用力赶轧5次以上;3)每次赶轧均应先刷青浆,青浆随灰背的硬结由稠变稀;七、打拐子、粘麻:当麻刀灰背干至八成,在灰背上粘麻打拐子,用梢端呈半圆柱状的木棍在灰背上打出许多圆形的浅窝,拐子5个一组,构成梅花状拐子,每组拐子之间粘麻,待育瓦时把瓦翻铺在底瓦泥灰上;八、晾灰背:1)灰背苫完后必须进行晾背,晾背时应避免暴晒和雨淋,夏季施工时应采用黑色网状遮阳布整体遮护苫抹后灰背,防止表面开裂;2)晾背时发现的开裂应重新补抹,补抹前用小锤砸成小沟,补麻刀灰至灰背面表面不再出现开裂,最终实现对古建筑苫背屋面的修复。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