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发热结构
摘要 本创作系一种耐拉式发光/发热结构,为应用于一供人体穿戴之产品,该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包括:编织物、传导绞线、发光元件以及接收电路;编织物结合于产品,传导绞线具有彼此绞缠在一起的耐拉线和导线,且传导绞线系编织于编织物内,设于编织物内的发光元件则具有发光部和导电脚,发光部所发之光系射出于编织物之外,导电脚系各别与传导绞线的导线彼此电性相接。该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热结构系包括载体、设于载体上的电热元件、电性连接于电热元件的所述传导绞线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传导绞线的接收电路,且载体系与产品编织在一起。使产品除了可发光/发热之外,还兼具有可无线充电、耐拉、耐扯、可水洗和可折弯等的功能。
申请公布号 TWM384453 申请公布日期 2010.07.11
申请号 TW099203692 申请日期 2010.03.02
申请人 威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县深坑乡北深路3段248号4楼 发明人 叶明祥
分类号 主分类号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蔺超群 台北市大安区罗斯福路2段95号25楼
主权项 1.一种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为应用于一产品,一充电装置与该产品定位,该充电装置包括有一发射电路及一与该发射电路连接之电源件,该电源件提供电力至该发射电路,且该电力由该发射电路转换成一交流信号,该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包括:一编织物,系与该产品结合在一起;至少两传导绞线,各该传导绞线系具有彼此绞缠在一起的至少一耐拉线和至少一导线,该两传导绞线系编织于该编织物内;至少一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系设于该编织物内,该发光元件系具有一发光部和至少两导电脚,该发光部所发之光系射出于该编织物之外,该两导电脚系分别固定地与该两传导绞线的导线彼此电性接触在一起;以及一接收电路,系电性连接于该两传导绞线的导线,该接收电路包括充电电池,该发射电路无线发送该交流信号至该接收电路,且该交流信号由该接收电路转换成电力,并由该充电电池储存该电力,而该电力供电给该发光元件。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其中各该传导绞线的导线系为耐拉材质的导线。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其中该发光元件的各该导电脚系具有一与各该传导绞线相对应的定位槽,各该传导绞线系定位于各该导电脚的定位槽内。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其中该发光元件的各该导电脚系具有一定位部,各该传导绞线系定位于各该导电脚的定位部。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其中各该导电脚的定位部系为穿插孔,各该传导绞线系固定地穿插于各该导电脚的穿插孔内。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其中各该传导绞线系包覆有一绝缘层,该发光元件的各该导电脚系具有一穿刺端,各该导电脚的穿刺端系刺穿传导绞线的绝缘层而固定地与绝缘层内的导线电性接触。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系进一步包括一控制电路和一开关,该控制电路、开关和充电电池系均电性连接于该两传导绞线的导线,该控制电路系在控制该发光元件的发光方式。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其中该至少两传导绞线系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控制用的传导绞线,该控制用的传导绞线系藉由其导线而电性连接于该控制电路。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系进一步包括一外接件、一连接器和一开关,该连接器和开关系均电性连接于该两传导绞线的导线,该外接件系设有该接收电路和一用以控制发光元件之发光方式的控制电路,该外接件还具有一电性连接于该控制电路且与该连接器相对应的对应连接器,该外接件则藉由该对应连接器与该连接器的彼此对接而电性相通。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其中该至少两传导绞线系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控制用的传导绞线,该控制用的传导绞线系藉由其导线而电性连接于该控制电路。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或10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其中各该传导绞线系包覆有一绝缘层,各该传导绞线系进一步彼此绞缠在一起。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其中该发射电路系包括震荡除频电路、驱动放大电路、一次发射共振电路及发射线圈,该震荡除频电路与该电源件连接,该震荡除频电路将该电源件提供之电力转换成交流信号,该驱动放大电路与该震荡除频电路连接,该驱动放大电路将该震荡除频电路所转换之交流信号放大,该一次发射共振电路与该驱动放大电路连接,该一次发射共振电路将该驱动放大电路所放大之交流信号取得谐振,该发射线圈与该一次发射共振电路连接,该发射线圈将该一次发射共振电路所取得谐振之交流信号发送至该接收电路。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其中该发射电路系进一步包括回授侦测电路及控制调整电路,该回授侦测电路与该发射线圈连接,且该控制调整电路与该回授侦测电路及该震荡除频电路连接,该回授侦测电路将该发射线圈所发送之交流信号回授至该控制调整电路,该控制调整电路调整该震荡除频电路之震荡频率。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其中该接收电路系包括接收感应线圈、二次接收共振电路及AC/DC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该接收感应线圈接收该发射电路所发送之交流信号,该二次接收共振电路与该接收感应线圈连接,该二次接收共振电路将该接收感应线圈所接收之交流信号取得谐振,该AC/DC整流滤波稳压电路与该二次接收共振电路连接,该AC/DC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将该二次接收共振电路所取得谐振之交流信号进行整流及稳压,并将该交流信号转换成电力,该AC/DC整流滤波稳压电路与该充电电池连接,该充电电池储存由该AC/DC整流滤波稳压电路所转换之电力。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其中该充电装置与该产品间之定位系为夹合、绑合、黏合及相互吸附的其中之一。 ;16.一种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热结构,为应用于一产品,一充电装置与该产品定位,该充电装置包括有一发射电路及一与该发射电路连接之电源件,该电源件提供电力至该发射电路,且该电力由该发射电路转换成一交流信号,而该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热结构包括:至少一载体,该载体系与该产品编织在一起;至少一电热元件,该电热元件系设置于该载体上;至少两传导绞线,各该传导绞线系具有彼此绞缠在一起的至少一耐拉线和至少一导线,该两传导绞线的导线一端系电性连接于该电热元件;以及一接收电路,系电性连接于各该传导绞线的导线另端,且该接收电路包括充电电池,该发射电路无线发送该交流信号至该接收电路,且该交流信号由该接收电路转换成电力,并由该充电电池储存该电力,该电力供电给该电热元件。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热结构,其中该传导绞线的导线系为耐拉材质的导线。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热结构,其中该载体系具有一均温板,该电热元件系接触于该均温板。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热结构,系进一步包括一开关,该开关和充电电池系利用传导绞线而与该电热元件电性串接在一起。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热结构,系进一步包括一控制电路,该开关、充电电池和控制电路系利用传导绞线而与该电热元件电性串接在一起。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热结构,系进一步包括一外接件、一连接器和一开关,该连接器和开关系均利用传导绞线而与该电热元件电性串接在一起,该外接件系设有该接收电路和一与该连接器相对应的对应连接器,该对应连接器系与该充电电池电性相通,该外接件则藉由该对应连接器与该连接器的彼此对接而电性相通。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热结构,其中该外接件系进一步包括一控制电路,该外接件的对应连接器和充电电池系与该控制电路电性相通。 ;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热结构,其中该发射电路系包括震荡除频电路、驱动放大电路、一次发射共振电路及发射线圈,该震荡除频电路与该电源件连接,该震荡除频电路将该电源件提供之电力转换成交流信号,该驱动放大电路与该震荡除频电路连接,该驱动放大电路将该震荡除频电路所转换之交流信号放大,该一次发射共振电路与该驱动放大电路连接,该一次发射共振电路将该驱动放大电路所放大之交流信号取得谐振,该发射线圈与该一次发射共振电路连接,该发射线圈将该一次发射共振电路所取得谐振之交流信号发送至该接收电路。 ;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热结构,其中该发射电路系进一步包括回授侦测电路及控制调整电路,该回授侦测电路与该发射线圈连接,且该控制调整电路与该回授侦测电路及该震荡除频电路连接,该回授侦测电路将该发射线圈所发送之交流信号回授至该控制调整电路,该控制调整电路调整该震荡除频电路之震荡频率。 ;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热结构,其中该接收电路系包括接收感应线圈、二次接收共振电路及AC/DC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该接收感应线圈接收该发射电路所发送之交流信号,该二次接收共振电路与该接收感应线圈连接,该二次接收共振电路将该接收感应线圈所接收之交流信号取得谐振,该AC/DC整流滤波稳压电路与该二次接收共振电路连接,该AC/DC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将该二次接收共振电路所取得谐振之交流信号进行整流及稳压,并将该交流信号转换成电力,该AC/DC整流滤波稳压电路与该充电电池连接,该充电电池储存由该AC/DC整流滤波稳压电路所转换之电力。 ;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热结构,其中该产品与该充电装置定位系为夹合、绑合、黏合及相互吸附的其中之一。;第1A图为本创作应用于产品上的正面示意图。;第1B图为本创作应用于产品上的背面示意图。;第2A至2B图为本创作的电路方块图。;第3图为本创作中之传导绞线的立体图。;第3A图为本创作依据第3图之A-A剖面图。;第4图为本创作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第4A图为本创作依据第4图的B-B剖面图,图中还一并揭示电性连接于传导绞线的控制电路、充电电池和开关。;第4B图为本创作依据第4A图之增设定位槽的实施例图。;第5图为本创作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中,将发光元件设于两传导绞线之间的实施例图。;第5A图为本创作依据第5图之增设定位槽的实施例图。;第6图为本创作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中,使用另一种发光元件的实施例图。;第7图为本创作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中,使用该另一种发光元件且增加穿刺端的实施例图。;第8图为本创作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光结构中,藉由连接器来外接充电电池和控制电路的示意图。;第9图为本创作可无线充电的耐拉式发热结构中,藉由连接器来外接充电电池和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已与产品结合在一起)。
地址 台北县深坑乡北深路3段248号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