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折反式望远显微取像系统
摘要
申请公布号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5.21
申请号 TW095139617 申请日期 2006.10.26
申请人 财团法人*实验研究院 发明人 曾释锋;林宇仁;黄国政;吴文弘;许俸昌
分类号 G02B21/00 主分类号 G02B21/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蔡清福 台北市中山区中山北路3段27号13楼
主权项 一种折反式望远显微取像系统,包含:一第一镜组,用以接收一点光源并产生一第一折射光束;一第二镜组,用以接收该第一折射光束,并产生一第二折射光束;一第三镜组,其中该第三镜组远离该点光源之一侧具有一凸透镜,且该第三镜组与该第一与第二镜组形成一有效焦距,以使该第三镜组接收该第二折射光束,并产生一平行光束;一第一反射镜,用以接收该平行光束并产生一反射光束,其中该第一反射镜具有一孔洞;以及一第二反射镜,相邻于该第三镜组,用以接收并反射该反射光束,使其穿越该孔洞并聚焦形成一影像。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折反式望远显微取像系统,其中该第一镜组与第二镜组之间具有一第一可调距离,藉以调整由该第一、第二与第三镜组所形成之该有效焦距。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折反式望远显微取像系统,其中该第二镜组与第三镜组之间具有一第二可调距离,藉以调整由该第一、第二与第三镜组所形成之该有效焦距。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折反式望远显微取像系统,其中该第一镜组具有正折射力。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折反式望远显微取像系统,其中该第二镜组具有负折射力。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折反式望远显微取像系统,其中该第三镜组具有正折射力。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折反式望远显微取像系统,其中该第一反射镜为一非球面镜,用以消除该影像之慧形像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折反式望远显微取像系统,其中该第二反射镜为一高阶非球面镜。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折反式望远显微取像系统,其中该第一、第二与第三镜组皆由复数镜片组成。一种折反式望远显微取像系统,包含:至少三镜组,用以接收一点光源并产生一平行光束,其中该等镜组形成一有效焦距;一第一反射镜,用以接收该平行光束并产生一反射光束,其中该第一反射镜具有一孔洞;以及一第二反射镜,用以接收并反射该反射光束,使其穿越该孔洞并聚焦形成一影像。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折反式望远显微取像系统,其中该等镜组之一具有一凸透镜,且该凸透镜位于远离该点光源之一侧并相邻于该第二反射镜。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折反式望远显微取像系统,其中该第二反射镜为一高阶非球面镜。一种折反式望远显微影像记录装置,包含:一第一镜组,用以接收一点光源并产生一第一折射光束;一第二镜组,用以接收该第一折射光束,并产生一第二折射光束;一第三镜组,其中该第三镜组远离该点光源之一侧具有一凸透镜,且该第三镜组与该第一与第二镜组形成一有效焦距,以使该第三镜组接收该第二折射光束,并产生一平行光束;一第一反射镜,用以接收该平行光束并产生一反射光束,其中该第一反射镜具有一孔洞;一第二反射镜,相邻于该第三镜组,用以接收并反射该反射光束,使其穿越该孔洞并聚焦形成一影像;以及一电荷耦合装置,位于该第一反射镜远离该第二反射镜之一侧,用以记录该影像。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折反式影像记录装置,其中该第一镜组与第二镜组之间具有一第一可调距离,藉以调整由该第一、第二与第三镜组所形成之一有效焦距。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折反式影像记录装置,其中该第二镜组与第三镜组之间具有一第二可调距离,藉以调整由该第一、第二与第三镜组所形成之一有效焦距。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折反式影像记录装置,其中该第一镜组具有正折射力。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折反式影像记录装置,其中该第二镜组具有负折射力。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折反式影像记录装置,其中该第三镜组具有正折射力。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折反式影像记录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镜为一非球面镜,以消除该影像之慧形像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折反式影像记录装置,其中该第二反射镜为一高阶非球面镜。
地址 新竹市科学工业园区研发六路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