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富碘芹菜的种植方法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碘芹菜的种植方法,所述的种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芹菜种子处理;(2)保温催芽;(3)育苗土制备;(4)播种;(5)移栽;(6)病虫害防治。与现有芹菜种植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极显著的优点,可提高芹菜种子的品质,防治病虫害,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整齐和幼苗键壮生长。采用本发明芹菜种植方法,能够提高芹菜幼苗的抵抗力,缩短育苗周期,促进芹菜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还提高了芹菜幼苗对碘元素的吸收率和贮存能力,从而达到显著提高芹菜中碘的含量,成品芹菜中碘含量提升的效果显著。
申请公布号 CN10590064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8.31
申请号 CN201610253571.5 申请日期 2016.04.22
申请人 固镇县绿禾家庭农场 发明人 孙素玲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A01C1/02(2006.01)I;A01G7/06(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无公害含碘芹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芹菜种子处理:将芹菜种子用浸种剂在18‑20℃下浸泡15‑18小时,所述浸泡剂为刚经过潮汐的海水;(2)保温催芽:将处理过的芹菜种子捞出,在温度为22‑24℃,湿度为66%‑68%,催芽直到90%以上种子露白为止,在催芽期间喷洒2‑3次药液,每次间隔2‑3小时,之后喷洒2次刚经过潮汐的海水,每次间隔1‑2小时,所述药液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碘化钠0.01%、碳酸钠2.5%、乙醇0.5%,其余为水;(3) 育苗土制备:育苗土的制备方法如下:a、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①、田园土80、高岭土2、海底1000米的岩石10、淮河泥10、腐熟鸡粪5、泡桐树皮4、杠板归4、土荆芥6、稻糠8、海带8、高炉渣2、陶土0.5、沸石粉1、尿素13、过磷酸钙10、氯化钾10;②、取高岭土、海底1000米的岩石加入质量浓度为1.5%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至45‑55℃,保温0.5小时,取出水洗至中性,烘干,研磨成150‑180目粉末,待用;③、取腐熟鸡粪、淮河泥、泡桐树皮、土荆芥、稻糠、海带、杠板归、高炉渣、尿素、过磷酸钙和草木灰混合均匀,表面喷洒质量浓度为0.5%的碳酸氢钠溶液,自然放置2‑3天后,加入混合物质量0.1%的80倍EM菌稀释液,充分搅拌均匀,将混合物含水量控制在45‑55%,发酵12‑14天,每隔3‑4天翻动一次并且表面喷洒一次质量浓度为1.8%的碳酸氢钠溶液;④、将③所得的发酵物与余下原料混合均匀,静置一天后,即得育苗土;(4) 播种:将经过催芽后的芹菜种子播种到育苗土中,当需要浇第一次水时,在水中添加占水重量的0.01%碘化钠与1.5%碳酸钠;(5)移栽:当出苗后芹菜真叶达到2‑3片时,将苗移栽到种植大棚里;(6)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发生时,喷洒芹菜专用药剂,每隔5‑7天喷洒一次,总共喷洒4‑5次,所述芹菜专用药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鱼腥草6份、硼砂1份、茉莉花根4份、穿心莲1份、蚂蚁草3份、蟾蜍草3份、黄连根1份、氯化钠0.5份、洗衣粉0.5份、兔胆汁1份、发芽马铃薯的芽和芽眼肉10份、清水80份;所述蟾蜍草为一年生嫩叶;所述茉莉花根为2年以上的茉莉花根;所述发芽马铃薯的芽和芽眼制备方法为:取新鲜未发芽的马铃薯,放置到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在65%‑70%的环境下,并且每隔3小时采用紫外线照射20分钟,紫外线的强度为180‑200μW/cm²,每隔6小时向马铃薯表面喷洒一次1.5%质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以马铃薯表面全部湿润即可,当马铃薯表面发的芽长度达到0.8‑1厘米时,即可采集芽和那颗芽所在的芽眼肉,采集的芽眼肉以芽为中心采挖半径为0.5厘米,深度为0.5厘米的马铃薯块,并且发芽马铃薯的芽和发芽马铃薯的芽眼肉的混合比例为3:7。
地址 233700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王庄镇陈渡村南陈组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