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水稻的生态种植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的生态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圈作基地建设;2)圈作基地处理施;3)种植水稻;4)家禽放养;5)辅助饲养;6)收获及收割。本发明采用水稻与家禽的封闭式种、养方式,科学引导,适时放禽,结合特定放养密度,互惠互利,有效提高了家禽和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并且显著提高了稻田的生态效益。本发明稻禽共作解决了家禽的用水环境和水稻的用肥,并实现家禽吃虫和水稻除虫的结合,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农作方式,混种混养科学,有机性强,产量高。
申请公布号 CN10606944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11.09
申请号 CN201610501086.5 申请日期 2016.06.30
申请人 衡山县鑫华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张国良
分类号 A01G16/00(2006.01)I;A01K67/02(2006.01)I;A23K50/75(2016.01)I 主分类号 A01G16/00(2006.01)I
代理机构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代理人 夏赞希
主权项 一种水稻的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水稻与家养水禽圈作生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圈作基地建设:在选择的稻田四周修建圈舍,圈舍围绕稻田修建,舍高40‑50cm,舍顶设有防护网,将稻田和圈舍圈定在一个独立的生产范围,然后在稻田和圈舍之间挖一条与外部水源相通的水渠,水渠里投放少量水澡;2)圈作基地处理:对稻田进行翻耕、消毒、施肥,对圈舍进行消毒,并增设防鼠虫设施;3)种植水稻:采用人工插秧和抛秧的方式进行种植,秧苗的高度为8‑15cm,种植后第5‑7天撤水追肥,追肥后堵好出水口,立即复水,保持3‑5cm的浅水层;4)家禽放养:水稻种植10天左右返青活棵后进行家禽放养,放养时间为早稻栽后12‑15天, 中、晚稻栽后7‑10天;采用10‑15日龄的家禽进行放养,放养密度为10‑15只/亩,稻田水位控制在10‑15cm深;5)辅助饲养:在家禽放养的前7‑10天,按照每天20‑30g/只的量向稻田中投掷混合饲料引导家禽田内觅食;在水稻成熟前10‑15按每天35‑45g/只的量往圈舍内放置混合饲料引导家禽回圈并催肥家禽;6)收获及收割:水稻抽穗后,将家禽从稻田撤出,渐渐排水或让水自然落干以后添水、排水交替,保持田间湿润;水稻黄熟后,即可收获,对于早、中熟品种收获期为9月上中旬, 对于晚熟品种收获期为10月中下旬,收割前5‑7天断水。
地址 421300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白果镇紫雾江村沙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