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辊轧机及辊轧方法
摘要 在本发明中,在具备辊轧带钢之上下一对工作辊,及支持该工作辊之上下两对中间辊,及支持各该中间辊之上下两对增强辊的辊轧机,或在具备辊轧带钢之上下一对工作辊,及支持各该工作辊之上下两对增强辊的辊轧机,在对于上述带钢之板宽中心位于点对称之轧辊胴端部位置分别设置减少轧辊径之轧辊肩,或是在每一增强辊设置轴承提供一种使用小径工作辊,又具优异之板轧辊凸面控制能力之辊轧机及辊轧方法。
申请公布号 TW476676 申请公布日期 2002.02.21
申请号 TW089113781 申请日期 2000.07.11
申请人 日立制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乘鞍隆
分类号 B21B1/00 主分类号 B21B1/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辊轧机,其特征为:设置辊轧带钢之上下一对工作辊,及支持该工作辊之上下两对中间辊,及分别支持该中间辊之上下两对增强辊,及将上述两对中间辊朝轧辊轴向分别移动之移动装置;在上述两对中间辊中左右分别成对之上下或是上下分别成对之左右中间辊,位于对于上述带板之板宽中心点对称之轧辊胴端部位置分别设置减少轧辊径之轧辊肩,设置将力量及力矩中之任何一种赋与上述上下一对工作辊之两端的第一弯曲装置,及将力量及力矩中之至少一种赋与上述两对中间辊之两端的第二弯曲装置。2.一种辊轧机,其特征为:设置辊轧带钢之上下一对工作辊,及支持该工作辊之上下两对中间辊,及分别支持该中间辊之上下两对增强辊,及将上述一对工作辊朝轧辊轴向分别移动之移动装置;在成对之上下一对工作辊,位于对于上述带板之板宽中心点对称之轧辊胴端部位置分别设置减少轧辊径之轧辊肩,设置将力量及力矩中之任何一种赋与上述上下一对工作辊之两端的第一弯曲装置,及将力量及力矩中之至少一种赋与上述两对中间辊之两端的第二弯曲装置。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述之辊轧机,其中,上下两对增强辊系在每一各轧辊,且在操作侧及驱动侧,具有可旋转地支持该增强辊之增强辊轴承;在上述上下两对增强辊之至少一个增强辊之操作侧及驱动侧之增强辊轴承,设置赋与轧制压力之轧制压力装置。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述之辊轧机,其中,设置进行该带钢之板厚控制或板轧辊凸面控制之控制装置;在上述控制装置,设置上述一对工作辊之平行轧制压力机构,交叉上述一对工作辊之轧辊交叉机构,及上述一对工作辊之定水平轧制压力机构中至少一种机构。5.一种辊轧机,其特征为:设置辊轧带钢之上下一对工作辊,及支持该工作辊之上下两对中间辊,及分别支持该中间辊之上下两对增强辊,及在上述两对中间辊中左右分别成对之上下或上下分别成对之左右的中间辊,或在成对之上下一对工作辊,位于对于上述带板之板宽中心点对称之轧辊胴端部位置分别设置减少轧辊径之轧辊肩。6.一种辊轧机,其特征为:具备辊轧带钢之上工作辊及下工作辊,及支持该上工作辊之第一及第二上中间辊,及支持该下工作辊之第一及第二下中间辊,及支持该第一上中间辊之第一上增强辊,及支持该第二上中间辊之第二上增强辊,及支持该第一下中间辊之第一下增强辊,及支持该第二下中间辊之第二下增强辊;分别个别地设置可旋转地分别支持该第一及第二上增强辊与该第一及第二下增强辊的增强辊轴承。7.一种辊轧机,其特征为:具备辊轧带钢之上工作辊及下工作辊,及支持该上工作辊之第一及第二上中间辊,及支持该下工作辊之第一及第二下中间辊,及支持该第一上中间辊之第一上增强辊,及支持该第二上中间辊之第二上增强辊,及支持该第一下中间辊之第一下增强辊,及支持该第二下中间辊之第二下增强辊;将可旋转地分别支持该第一及第二上增强辊与该第一与第二下增强辊的增强辊轴承分别个别地设于操作侧及驱动侧;在至少一个增强辊之操作侧及驱动侧之增强辊轴承设置轧制压力装置;该轧制压力装置系在对于垂直方向形成倾斜之方同赋与轧制压力者。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或第7项所述之辊轧机,其中,上述增强辊轴承系对于一个增强辊分别设置两个于操作侧及驱动侧。9.一种辊轧机,属于具备辊轧带钢之上下一对工作辊,及支持该工作辊之上下两对增强辊的辊轧机,其特征为:在成对之上下一对工作辊,位于对于上述带板之板宽中心点对称之轧辊胴部位置分别设置减少轧辊径之轧辊肩。10.一种辊轧机,属于具备辊轧带钢之上下一对工作辊,及支持该工作辊之上下两对增强辊的辊轧机,其特征为:设置将上述上下一对工作辊朝轧辊轴向分别移动之移动装置,及在上述上下一对工作辊之两端赋与力量及力矩中之至少一种的弯曲装置;在成对之上下一对工作辊,位于对于上述带板之板宽中心点对称之轧辊胴部位置分别设置减少轧辊径之轧辊肩。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或第10项所述之辊轧机,其中,可旋转地支持上述上下两对增强辊之增强辊轴承,系分别设于每一增强辊。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或第10项所述之辊轧机,其中,设置进行该带钢之板厚控制或板轧辊曲面控制之控制装置;在上述控制装置,设置上述一对工作辊之平行轧制压力机构,交叉上述一对工作辊之轧辊交叉机构,及上述一对工作辊之定水平轧制压力机构中至少一种机构。13.一种辊轧机,属于具备辊轧带钢之上下一对工作辊,及支持该工作辊上下两对增强辊的辊轧机,其特征为:可旋转地支持上述上下两对增强辊之增强辊轴承,系分别设于每一增强辊。14.一种辊轧机,属于具备辊轧带钢之上下一对工作辊,及支持该工作辊之上下两对增强辊的辊轧机,其特征为:可旋转地支持上述上下两对增强辊之增强辊轴承,系分别设于每一增强辊,在至少一个增强辊之操作侧及驱动侧之增强辊轴承设置轧制压力装置;该轧制压力装置系在对于垂直方向形成倾斜之方向赋与轧制压力者。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或第14项所述之辊轧机,其中,上述增强辊轴承系对于一个增强辊分别设置两个于操作侧及驱动侧。16.一种辊轧机之辊轧方法,具备辊轧带钢之上工作辊及下工作辊,及支持该上工作辊之第一及第二上中间辊,及支持该下工作辊之第一及第二下中间辊,及支持该第一上中间辊之第一上增强辊,及支持该第二上中间辊之第二上增强辊,及支持该第一下中间辊之第一下增强辊,及支持该第二下中间辊之第二下增强辊的辊轧机之辊轧方法,其特征为:分别个别地设置可旋转地分别支持该第一及第二上增强辊与该第一及第二下增强辊的增强辊轴承,在至少一个增强辊赋与轧制压力,并进行辊轧者。17.一种辊轧机之辊轧方法,具备辊轧带钢之上工作辊及下工作辊,及支持该上工作辊之第一及第二上中间辊,及支持该下工作辊之第一及第二下中间辊,及支持该第一上中间辊之第一上增强辊,及支持该第二上中间辊之第二上增强辊,及支持该第一下中间辊之第一下增强辊,及支持该第二下中间辊之第二下增强辊的辊轧机之辊轧方法,其特征为:将可旋转地分别支持该第一及第二上增强辊与该第一与第二下增强辊的增强辊轴承分别个别地设于操作侧及驱动侧,在至少一个增强辊赋与轧制压力,且将对于该增强辊之轧制压力赋与方向,作为对于垂直方向倾斜之方向,进行辊轧者。18.一种辊轧机之辊轧方法,属于具备辊轧带钢之上下一对工作辊,及支持该工作辊之上下两对增强辊的辊轧机,其特征为:将可旋转地支持上述上下两对增强辊之增强辊轴承,分别设于每一增强辊,在至少一个增强辊赋与轧制压力者。19.一种辊轧机之辊轧方法,属于具备辊轧带钢之上下一对工作辊,及支持该工作辊之上下两对增强辊的辊轧机,其特征为:将可旋转地支持上述上下两对增强辊之增强辊轴承,分别设于每一增强辊;在至少一个增强辊赋与轧制压力,且将对于该增强辊之轧制压力赋与方向,作为对于垂直方向倾斜之方向,进行辊轧者。20.一种串列辊轧机,其特征为:将具备辊轧带钢之上下一对工作辊,及支持该工作辊之上下两对中间辊,及支持各该中间辊之上下两对增强辊的辊轧机,配置于前段者。21.一种串列辊轧机,其特征为:将具备辊轧带钢之上下一对工作辊,及分别支持该工作辊之上下两对增强辊的辊轧机,配置于前段者。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系表示依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十段辊轧机的前视图。第2图系表示第1图之II-II剖视图。第3图系表示第1图之III-III剖视图。第4图系表示第1图之II-II剖视图。或是弯曲力之说明图。第5图系表示图示于第1图之十段辊轧机之功能与效果的图式。第6图系表示依本发明之辊轧方法之力矩及依弯曲力与缸输出之等値弯曲之关系的图式。第7图系表示藉着本发明之辊轧方法在中间辊与工作辊赋与力矩及弯曲力时之工作辊之弯曲不同的图式。第8图系表示依本发明之辊轧方法之板形状控制及轧辊弯曲及板形状之关系的图式。第9图系表示依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之其他的十段辊轧机之第1图的II-II剖视图。第10图系表示第9图的X-X剖视图。第11图系表示依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之其也的十段辊轧机之第1图的II-II剖视图。第12图系表示第11图之XII-XII剖视图。第13图系表示第11图之XIII-XIII剖视图。第14图系表示依本发明之第四实施例之六段辊轧机的前视图。第15图系表示第14图之XV-XV剖视图。第16图系表示第14图之XVI-XVI剖视图。第17图系表示依本发明的辊轧方法之油压缸之操作方法与工作辊交叉的关系说明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