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利用一磷酸铵急冷系统来回收及再循环源自于一丙烯反应器排出流中的氨之方法
摘要 一种由用以生产丙烯或甲基丙烯之反应区段所得反应器排出流中回收未反应氨之方法,包括以磷酸铵水溶液急冷反应器排出流,其中溶液内铵离子对磷酸根离子比为约0.7至约1.3,较佳约0.9至1.2。
申请公布号 TW382005 申请公布日期 2000.02.11
申请号 TW086111602 申请日期 1997.08.13
申请人 标准油公司 发明人 小詹姆斯F.布苪兹狄尔;肯尼斯P.凯克勒;李察P.豪瑟
分类号 C01C1/02 主分类号 C01C1/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康伟言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由源自反应器区段的排出流回收未反应氨之方法,该反应器区段中氧、氨、与选自丙烷和异丁烷之烃于升温下于氨氧化催化剂之存在下被反应而生产对应不饱和,该方法包括以第一磷酸铵水溶液(其中铵离子(NH4+)对磷酸根离子(PO4-3)之比値为0.7至1.3)来急冷含有对应和未反应氨之流化床反应器排出流,以吸收反应器排出流内之氨而生成较第一溶液当含铵离子的第二磷酸铵水溶液;加热第二溶液至升高温度而足以降低第二溶液内铵离子之存在量回至等于第一溶液内所存在之浓度,并产生含氨蒸气流,再循环含氨蒸气流至流化床反应器。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烃为丙烷。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一溶液内之铵离子对磷酸根离子的比値为0.9至1.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一溶液内之铵离子对磷酸根离子的比値为1.0至1.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一种汽提器气体被通经该第二磷酸铵溶液而于加热该第二溶液至升高温度前,由该第二溶液去除全部剩余对应。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方法,其中该烃为丙烷。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含有与该第一溶液内存在的相等铵离子浓度的该第二溶液被再循环以供用于急冷步骤。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二溶液于再循环之前接受湿氧化而去除任何非期望杂质。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二溶液至升高温度之加热系于湿氧化条件下于湿氧化反应器进行而同时由该第二溶液去除非期望杂质,及降低第二溶液之铵离子浓度至与该第一溶液中存在之相等浓度。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一溶液之铵离子对磷酸根离子的比値为0.9至1.2。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一溶液之铵离子对磷酸根离子的比値为1.0至1.2。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一溶液之pH値为2.8至6.0。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一溶液之pH値为2.8至5.8。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一溶液之pH値为2.8至6.0。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一溶液之pH値为2.8至5.8。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一溶液之温度为40℃至80℃。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一溶液包括含磷酸一铵和磷酸之水溶液。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一溶液包括含磷酸一铵和磷酸之水溶液。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为本发明之较佳具体例之流程图。第二图为本发明之另一个较佳具体例之流程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