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氢气的低温制程
摘要 一种氢气的低温制程。此制程先混合甲醇与氧气,使甲醇与氧气之莫尔比约为0.1-0.6,然后在低于150℃的温度下,让甲醇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发展出的金与银触媒,以部分氧化反应催化甲醇之分解,来产生少于1%CO含量之氢气。
申请公布号 TWI226308 申请公布日期 2005.01.11
申请号 TW091111142 申请日期 2002.05.24
申请人 叶君棣;陈永杰 CHEN, YEANG JEY 台中县丰原市大明路一九六巷七弄七号;洪华圣 HUNG, HUA SHENG 台北市内湖区大湖街一三一巷四十一弄十七号 发明人 叶君棣;陈永杰;洪华圣
分类号 C01B3/34 主分类号 C01B3/3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蔡坤财 台北市中山区松江路一四八号十二楼
主权项 1.一种氢气的低温制程,该氢气低温制程至少包含:混合甲醇与氧气,使甲醇与氧气之莫尔比为0.1-0.6;以及在150℃以下,使甲醇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一触媒以催化甲醇之部分氧化反应,产生少于1% CO含量之氢气,其中该触媒至少包含支撑性金触媒或支撑性银触媒。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氢气的低温制程,在启动后不需要外部供给热量。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氢气的低温制程,其中该触媒之金或银的含量为1-30重量百分比。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氢气的低温制程,其中该触媒之支撑物至少含有3%之ZnO。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氢气的低温制程,其中该氧气的来源为纯氧气或空气。6.一种可应用于燃料电池之低温氢气的制造方法,该方法至少包含:混合甲醇与氧气,使甲醇与氧气之莫尔比为0.1-0.6;以及在150℃以下,使甲醇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一含金或银之触媒,产生少于1% CO含量之氢气以供给燃料电池之用。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可应用于燃料电池之低温氢气的制造方法,在启动后不需要外部供给热量。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可应用于燃料电池之低温氢气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含金或银之触媒之金或银的含量为1-30重量百分比。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可应用于燃料电池之低温氢气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含金或银之触媒的支撑物至少含有3%之ZnO。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可应用于燃料电池之低温氢气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氧气的来源为纯氧气或空气。11.一种催化低温甲醇部分氧化反应的触媒,该触媒至少包含:一支撑物,该支撑物含有ZnO,该ZnO的含量大于3%;以及一金属,支撑于该支撑物上,该金属为金或银且其含量为1-30重量百分比。12.一种低温甲醇部分氧化催化反应,至少包含:混合甲醇与氧气,使甲醇与氧气之莫尔比为0.1-0.6;以及在80-150℃下,使甲醇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一支撑性金或银触媒以催化甲醇之部分氧化反应,产生少于1% CO含量之氢气,该支撑性金或银触媒之支撑物含有ZnO。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低温甲醇部分氧化催化反应,在启动后不需要外部供给热量。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低温甲醇部分氧化催化反应,该ZnO的含量大于3%。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低温甲醇部分氧化催化反应,该支撑性金或银触媒之金或银的含量为1-30重量百分比。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系绘示生产低CO污染氢气来供给PEMFC氢气燃料的示意图。第2图系绘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之测试催化活性的反应系统结构示意图。第3图比较几种不同之铜、银与金触媒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之甲醇转化率。第4图系绘示使用银触媒催化甲醇POM反应时,反应温度对于氢气选择率[SH2=(nH2/-2nMeOH)]的影响。第5图系绘示使用银触媒催化甲醇POM反应时,反应温度对于CO选择率[SCO=nCO/(nCO+nCO2)]的影响。第6图系绘示在300℃下反应物氧醇比(nO2/nMeOH)对金、银、铜触媒之甲醇转化率与转换频率的影响。第7图系绘示在300℃下反应物氧醇比(nO2/nMeOH)对CO选择率(SCO)与氢气生产速率(RH2)的影响。第8图比较金触媒在不同支撑物上的催化活性。
地址 新竹市清华大学化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