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利用茶树秸秆制取红茶粉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茶树秸秆制取红茶粉的方法,工艺流程为:制取原料(茶树秸秆枝叶)→机械切碎→热风萎凋→加酶揉捻→酶促发酵→高温烘干→热水浸提→初滤去杂→钛捧精滤→陶膜超滤→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真空包装。本发明方法将茶树修剪废弃的秸秆枝叶变废为宝,实现高效利用茶副产品资源,而且还具有制取原料充足、生产成本低廉的特点。制得红茶粉具有多种用途。
申请公布号 CN106212772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12.14
申请号 CN201610599611.1 申请日期 2016.07.27
申请人 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孝和;汪辉进;李红;赵和涛
分类号 A23F3/14(2006.01)I;A23F3/10(2006.01)I 主分类号 A23F3/14(2006.01)I
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主权项 一种利用茶树秸秆制取红茶粉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取原料:选择茶树修剪下来的废弃的秸秆枝叶作为原料; (2)机械切碎:将收集来的废弃的茶树秸秆枝叶,先摊放1‑3小时,让其青草气充分散发,然后使用切碎机,切成长度小于0.3cm的细段; (3)热风萎凋:将切碎后的枝叶,放入萎凋槽,用35‑45℃的热风,萎凋4‑5小时,让其初步氧化红变:(4)加酶揉捻:将萎凋的枝叶输入不锈钢揉捻机,加入枝叶重量0.4‑0.5℅的纤维素酶 ,揉捻35‑40分钟,其中轻揉8‑10分钟,加压重揉20‑25分钟,松压揉4‑6分钟,一方面通过纤维素酶促进作用分解芽叶纤维物质,另一方面经揉捻作用,破碎细胞壁揉出茶汁;(5)酶促发酵:向步骤(4)加酶揉捻后的揉枝叶里添加0.5℅糖化酶, 然后输入智能发酵机里,把智能温湿控制装置设定为温度35‑42℃,湿度88‑90℅,发酵3‑4小时 ,得到具有“高糖香”的红茶坯:(6) 高温烘干:将发酵好的红茶坯输往热风烘干机,以130‑140℃高温进行烘干,当烘到茶香挥发,含水量为8‑12℅时,进行簿摊,让内含水外渗,表面水挥发,得到红毛茶: (7)热水浸提:将红毛茶投入无菌提取罐中进行2次热水浸提,每次热水浸提温度85‑95℃,浸提时间40‑45分钟,料水比为1:10,将每次浸提后的料渣,进行下一次浸提合并,再静置1‑2小时,收集浸提茶液;(8)初滤去杂:将步骤(7)获得的茶液输入双联过滤器中过滤去杂,过滤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初滤,网孔0.2‑0.3mm,第二次复滤,网孔0.1‑0.2mm,即得到初滤茶液;(9)钛捧精滤:将初滤茶液输入滤网孔为1.2um钛棒过滤器进行精滤分离除杂质,除掉纤维物和果胶杂质后,转入无菌罐超滤; (10)陶膜超滤:将无菌罐内精滤茶液,输入反渗透陶瓷膜超滤装置进行超滤,超滤孔网为0.5—0.8um,得到超滤液;(11)真空浓缩:将超滤液抽入真空浓缩机,进行真空浓缩,真空压力0.8‑0.9MPa,真空浓缩温度60‑70℃,即得到真空浓缩液;(12)喷雾干燥:将真空浓缩液直接输入真空干燥机,进行真空干燥:进料口喷雾干燥温度180‑195℃,真空喷雾压力0.1—0.12MPa;出料口温度50—55℃,喷干红茶粉含水量≤5%;(13)真空包装工序:按要求进行真空包装,采用铝塑复合包装, 大袋15kg/包,小包5kg/包,常温贮藏保质期12个月。
地址 245100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秋浦东路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