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旋翼桨毂升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翼桨毂升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旋翼桨毂升降系统包含桨毂、桨毂主轴、旋转主轴、动环、第一至第二液压推杆、自锁环、以及至少两个自锁卡;桨毂设置在桨毂主轴的顶端,动环固定在旋转主轴上,旋转主轴中空,桨毂主轴的轴身伸入旋转主轴中;第一液压推杆、第二液压推杆均一端与动环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桨毂固定相连,用于调整所述桨毂的高度;自锁环、自锁卡则用于锁定和解锁桨毂主轴、旋转主轴之间的连接。工作时,利用反转进行解锁,待桨毂升起后,再利用正转进行锁定。本发明在实现了桨毂升降的同时确保了传递发动机输出功率,结构简单,系统安全性好。
申请公布号 CN10642743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2.22
申请号 CN201610908418.1 申请日期 2016.10.18
申请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明人 符烁;王小东;陈宣亮;汪元林
分类号 B60F5/02(2006.01)I;B64C27/04(2006.01)I;B64C27/32(2006.01)I 主分类号 B60F5/02(2006.01)I
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贺翔
主权项 一种旋翼桨毂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桨毂、桨毂主轴、旋转主轴、动环、第一至第二液压推杆、自锁环、以及至少两个自锁卡;所述桨毂主轴包含连接部分、轴身部分和锁定部分,其中,所述轴身部分上端和连接部分固定相连、下端和锁定部分固定相连;所述桨毂和所述桨毂主轴连接部分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桨毂主轴的轴身部分的外壁上均匀设有若干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呈直线状、同所述桨毂主轴的轴线平行;所述桨毂主轴的锁定部分包含第一锁定单元和第二锁定单元,其中,第一锁定单元呈圆台状,其上端面与桨毂主轴轴身部分的下端固定相连;第二锁定单元呈圆柱状,其上端面和第一锁定单元下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锁定单元上端面的直径和桨毂主轴轴身部分的直径相同、下端面和第二锁定单元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锁定单元的外壁上均匀设有若干与所述自锁卡一一对应的锁定凸起,所述锁定凸起呈直线状、同所述桨毂主轴的轴线平行;所述自锁环包含第一自锁单元和第二自锁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自锁单元呈空心圆柱状,其内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限位凸起一一对应的限位凹槽;所述第二自锁单元呈空心圆台状,其上端与所述第一自锁单元的下端固定相连,内壁上设有螺纹;所述旋转主轴呈空心圆柱状,其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锁定单元的直径,下端与外部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柱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与所述自锁卡一一对应、供所述自锁卡穿过的通孔;所述自锁卡的外端面呈与所述第二自锁单元内壁相配合的弧面,且外端面的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自锁单元内壁上螺纹相配合的螺纹;自锁卡的内端面包含与所述第一锁定单元外壁相配合的纵向锁定端面和与所述第二锁定单元外壁相配合的横向锁定端面,所述横向锁定端面上设有与所述锁定凸起相配合的锁定凹槽;所述桨毂主轴的轴身部分穿过自锁环、锁定部分伸入旋转主轴中,桨毂主轴轴身部分上的限位凸起与自锁环第一自锁单元内壁上的限位凹槽一一对应配合;所述自锁环的第二自锁单元套接在旋转主轴上;所述自锁卡穿过其对应的通孔,外端面与所述自锁环第二自锁单元的内壁贴合,内端面与所述桨毂主轴贴合;所述动环固定在所述旋转主轴上;所述第一液压推杆、第二液压推杆均一端与所述动环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桨毂固定相连,用于调整所述桨毂的高度。
地址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