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南美白对虾的淡水养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南美白对虾产量和品质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池塘准备;苗种放养;饲料准备;促进蜕壳和同步生长;捕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减小放养密度,虾苗成活率高,避免高密度放养模式因苗种退化影响虾苗成活率;养殖过程中进行水质调控,增氧过程中能把残饲、对虾排泄物和死亡的藻类等通过充气环流,集中到虾池的区,在虾池周边形成较大的洁净水域,为对虾提供清洁的生活空间;养殖过程中对池塘和虾日常管理,减少虾疾病发生;促进蜕壳和同步生长可使虾的大小均匀、品质稳定;虾的长度为8~10cm时及时捕捞可减轻池塘负荷,利于控制疾病,保证池塘良好的水质环境,提高虾产量。
申请公布号 CN104430095B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1.11
申请号 CN201410763058.1 申请日期 2014.12.11
申请人 罗源县长盛水产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彭顺建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代理机构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代理人 林志峥
主权项 一种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准备:进行池塘准备时,排水后池底淤泥厚度为3~10cm的,曝晒池底,放苗前15天每亩用50~75公斤生石灰消毒;池底淤泥厚度为10cm以上的,清除淤泥至厚度为10cm以下,翻耕后曝晒,放苗前15天每亩用50~75公斤生石灰消毒;对于池水无法排干的池塘,浸泡、冲洗池塘后用生石灰消毒;进行池塘准备时,在池塘进水口安装60~80目的尼龙过滤网;进行池塘准备时,在放苗前10天进水至池塘水深80~100cm,进水后向池水中通入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消毒;虾苗入池前7~10天进行天然饵料培养,具体如下:若池塘由老鱼塘转变而来,施用微生态制剂;若池塘为新开挖,每亩施用发酵后的牛粪或猪粪200~300kg或每亩施用EM制剂和10kg发酵鸡粪;若池塘为老虾池,则每亩施用尿素1.5~2kg,过磷酸钙0.5~1kg,复合肥0.5kg;所述池塘为面积5~30亩、水深1.5~1.8米、沙质泥底、东西走向、长宽比3∶1、池壁坡度45~50度的池塘,在放苗前10天进水至池塘水深80~100cm;(2)苗种放养:选择规格为0.8~1.0cm的虾苗,若为一季虾,则放养量为每亩8~10万尾;若为两季虾,则放养量为每亩5~6万尾;放苗前检查池水的温度、盐度、和pH值,控制池水和虾苗原先生活的环境温差不超过2℃,保持池塘水温在18℃以上、盐度在0.5‰以下、pH值在7.6~8.6;放苗前将虾苗放入池塘养1~2天,存活率在90%以上则放苗;放苗十五天内发现虾苗存活率低于50%,则进行补苗;如果放苗后30天内存活率低于30%,则重新清塘放苗;(3)虾苗入池后0~30天,只进水不排水,每天向池塘中加水3~5cm;虾苗入池30天后,进行换水,每日换水量不超过10%;虾苗入池后0~30天,中午增氧1~2小时,黎明前增氧1.5~2.5小时;养殖中期,延长增氧时间,中午增氧2~4小时,夜间增氧6~10小时;养殖后期除投饵时不进行增氧,其余时间都进行增氧;每天施用微生态制剂,所述微生态制 剂包括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和EM菌;每20~30天施用底质改良剂,所述底质改良剂为沸石粉,每次每亩施用30~50kg;池塘水pH值低于8.0时,施用生石灰或白云石粉;pH值高于9.0时,施用降碱灵和EM制剂;投喂饲料时,先投饲料中颗粒较大的,后投颗粒较小的;虾蜕壳前向池塘引进淡水或进行换水以使虾集中蜕壳;(4)捕捞:虾的长度为8~10cm时进行捕捞。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松山北山马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