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基于土壤种子库技术的网袋式植被生态修复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土壤种子库技术的网袋式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植被类型调查;步骤2、种子采收与调制;步骤3、配制土壤库基质;步骤4、土壤养分调整;步骤5、吸湿保水剂的拌入;步骤6、种子浸泡处理;步骤7、制备土壤种子库;步骤8、装袋;步骤9、铺设;步骤10、管理。本发明提供的修复方法,工程措施简单、实用、新颖,土壤种子库以可降解的网袋封装,省去客土工作,方便铺设。
申请公布号 CN10630503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1.11
申请号 CN201610628169.0 申请日期 2016.07.28
申请人 长白山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黄祥童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A01G9/10(2006.01)I;A01C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基于土壤种子库技术的网袋式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植被类型调查:于待恢复区域,选取3‑5个30m×30m的样地开展植被调查,确定恢复地区的关键物种;常规测定土壤pH值及养分组成;步骤2、种子采收与调制:秋季采收关键种及其伴生种植物中的阳性先锋植物的种子,进行种子调制,准备土壤种子库的种子;步骤3、配制土壤库基质:按质量比配制土壤库基质:<img file="FSA0000133064580000011.GIF" wi="1219" he="518" />步骤4、土壤养分调整:向土壤库基质中添加植物营养液,进行搅拌,调整土壤养分;步骤5、吸湿保水剂的拌入:以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作为吸湿保水剂,将吸湿保水剂按质量比0.03%播撒于步骤4的土壤库基质中,并拌匀;步骤6、种子浸泡处理:调制完的种子按乔木10%~30%、灌木30%~40%、草本植物40%~50%的种子质量比,将种子混拌均匀,先以0.1%硫酸铜浸种5‑10分钟或0.1%高锰酸钾液浸种30分钟,无菌水冲洗3‑5次后,沥干水分,再以50~150ppm赤霉素浸泡处理30~120分钟,然后晾干备用;步骤7、制备土壤种子库:将步骤6的混合种子与步骤5的土壤库基质按质量比5%~10%的比例,混拌均匀;调整土壤种子库的湿度在60%~65%,最后调整土壤种子库的pH,调整标准为待恢复地原有植被土壤的pH的平均值;步骤8、装袋:以网袋填装步骤7所得的土壤种子库;步骤9、铺设:将步骤8装有土壤种子库的网袋,铺设于待恢复区域,完毕后喷水保湿,必要时进行遮盖。步骤10、管理:在种子发芽后,应及时在网袋上戳空放芽,以利出苗;苗期只需喷雾保湿即可。
地址 133613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镇(长白山池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