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双永磁体偏转洛伦兹力磁轴承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永磁体偏转洛伦兹力磁轴承,包括转子系统和定子系统,转子系统主要包括:外安装套、外磁钢、外隔磁环、外上导磁环、外下导磁环、外下导磁环锁母、转盘、外组件锁母、内安装套、内磁钢、内隔磁环、内上导磁环、内下导磁环、内下导磁环锁母和内组件锁母;定子系统主要包括:定子骨架、铝基板、绕组和环氧树脂胶。本发明采用磁钢轴向充磁方案,减少了磁钢圈数,降低了因磁钢磁动势不均匀引起的气隙磁密波动,利用导磁环顺磁,进一步降低了因磁钢拼接引起的气隙磁密波动,有利于实现高精度偏转控制力矩。此外,磁极材料为导磁材料,利于磁极表面精密加工,降低了对磁钢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申请公布号 CN10609001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11.09
申请号 CN201610597382.X 申请日期 2016.07.26
申请人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发明人 刘强;胡灯亮;吴波;赵勇;赵明师;马丽梅;高宪鹏
分类号 F16C32/04(2006.01)I 主分类号 F16C32/04(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代理人 郑立明;赵镇勇
主权项 一种双永磁体偏转洛伦兹力磁轴承,主要包括转子系统和定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系统主要包括:外安装套(1)、外磁钢(2)、外隔磁环(3)、外上导磁环(4A)、外下导磁环(4B)、外下导磁环锁母(5)、转盘(6)、外组件锁母(7)、内安装套(8)、内磁钢(9)、内隔磁环(10)、内上导磁环(11A)、内下导磁环(11B)、内下导磁环锁母(12)和内组件锁母(13);所述定子系统主要包括:定子骨架(14)、铝基板(15)、左绕组(16A)、右绕组(16B)、前绕组(16C)、后绕组(16D)和环氧树脂胶(17);所述外安装套(1)位于外磁钢(2)、外隔磁环(3)、外上导磁环(4A)、外下导磁环(4B)和外下导磁环锁母(5)的径向外侧,外磁钢(2)位于外安装套(1)径向内侧中心位置,外隔磁环(3)位于外磁钢(2)径向内侧,外上导磁环(4A)位于外磁钢(2)和外隔磁环(3)的上端,外下导磁环(4B)位于外磁钢(2)和外隔磁环(3)的下端,外下导磁环锁母(5)位于外下导磁环(4B)下端,外磁钢(2)、外隔磁环(3)、外上导磁环(4A)和外下导磁环(4B)位于外安装套(1)径向内侧,并通过外下导磁环锁母(5)与外安装套(1)的螺纹配合固定安装在外安装套(1)上,外安装套(1)、外磁钢(2)、外隔磁环(3)、外上导磁环(4A)、外下导磁环(4B)和外下导磁环锁母(5)位于转盘(6)环形槽外壁径向内侧,并通过外组件锁母(7)与转盘(6)之间的螺纹配合固定安装在转盘(6)上,内安装套(8)位于内磁钢(9)、内隔磁环(10)、内上导磁环(11A)、内下导磁环(11B)和内下导磁环锁母(12)的径向内侧,内磁钢(9)位于内安装套(8)径向外侧中心位置,内隔磁环(10)位于内磁钢(9)的径向外侧,内上导磁环(11A)位于内磁钢(9)和内隔磁环(10)的上端,内下导磁环(11B)位于内磁钢(9)和内隔磁环(10)的下端,内下导磁环锁母(12)位于内下导磁环(11B)下端,内磁钢(9)、内隔磁环(10)、内上导磁环(11A)、内下导磁环(11B)和内下导磁环锁母(12)位于内安装套(8)径向外侧,并通过内下导磁环锁母(12)与内安装套(8)之间的螺纹配合固定安装在内安装套(8)上,内安装套(8)、内磁钢(9)、内隔磁环(10)、内上导磁环(11A)、内下导磁环(11B)和内下导磁环锁母(12)位于转盘(6)环形槽内壁径向外侧,并通过内组件锁母(13)与转盘(6)之间的螺纹配合固定安装在转盘(6)上,定子骨架(14)位于外隔磁环(3)、外上导磁环(4A)、外下导磁环(4B)、外下导磁环锁母(5)和外组件锁母(7)的径向内侧,铝基板(15)位于定子骨架(14)径向外侧下方,并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安装在定子骨架(14)上,左绕组(16A)、右绕组(16B)、前绕组(16C)和后绕组(16D)分别位于定子骨架(14)的左端径向外侧、右端径向外侧、前端径向外侧和后端径向外侧,左绕组(16A)、右绕组(16B)、前绕组(16C)和后绕组(16D)通过环氧树脂胶(17)固定在定子骨架(14)上,外隔磁环(3)、外上导磁环(4A)、外下导磁环(4B)、外下导磁环锁母(5)和外组件锁母(7)的内圆柱面与内隔磁环(10)、内上导磁环(11A)、内下导磁环(11B)、内下导磁环锁母(12)和内组件锁母(13)的外圆柱面之间形成气隙(18)。
地址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清源北路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