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基于3D打印的平行裂隙渗流实验系统
摘要 基于3D打印的平行裂隙渗流实验系统,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包括水头装置、实验主体装置和循环装置,水头装置包括上水箱,上水箱内设有可调挡水板;实验主体装置包括连通管、空心流道及测量筒,空心流道包括示踪粒子漏斗、可卸玻璃盖、防水绝缘垫板、空心垫台、平行板、进水管和出水管,空心流道四周侧板顶部设有放置防水绝缘垫板的槽体,平行板为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制得,空心流道的出水管延伸到测量筒上方,循环装置包括回水管、下水箱、水泵、供水管及溢流管,回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测量筒及下水箱相连,下水箱通过溢流管与上水箱的贯通孔连接,下水箱内设有水泵,水泵通过供水管与上水箱的输水孔相连。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渗流特征差异性研究。
申请公布号 CN205665145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10.26
申请号 CN201620527018.1 申请日期 2016.06.01
申请人 四川大学 发明人 李兴;刘丽君;刘月;张茹;高明忠;张泽天;李安强;徐晓炼;谢晶;刘倩颖;查尔晟;陈泽华;彭媛
分类号 G01N15/08(2006.01)I 主分类号 G01N15/08(2006.01)I
代理机构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代理人 葛启函
主权项 基于3D打印的平行裂隙渗流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头装置(1)、实验主体装置(2)和循环装置(3),水头装置(1)包括上水箱(4),上水箱(4)内设有可调挡水板(5),可调挡水板(5)用于将上水箱内的水分割开来,上水箱底板上还设有输水孔及排水孔,输水孔设置于多孔消能盒(6)内,所述输水孔与排水孔分别设置在可调挡水板(5)两侧,可调挡水板(5)包括上板及下板,所述上板侧壁与下板侧壁相贴合,上板能够相对于下板而滑动,实验主体装置(2)包括连通管(7)、空心流道及测量筒(10);连通管(7)的两端分别与上水箱(4)及空心流道相连通,空心流道包括示踪粒子漏斗(8‑1)、可卸玻璃盖(8‑3)、防水绝缘垫板(8‑4)、空心垫台(8‑5)、平行板(8‑6)、进水管(8‑7)和出水管(8‑8),平行板(8‑6)设置于空心流道内部,所述平行板(8‑6)为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制得,平行板(8‑6)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部分和位于下方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设有裂缝,空心垫台(8‑5)位于平行板(8‑6)第一部分的上方,可卸玻璃盖(8‑3)位于空心垫台(8‑5)上方,防水绝缘垫板为“回”字形,与可卸玻璃盖(8‑3)的四周边侧相匹配,空心流道四周侧板顶部设有放置防水绝缘垫板的槽体,通过在可卸玻璃盖(8‑3)与空心流道侧板上方之间增减防水绝缘垫板(8‑4)的数量来调节平行板(8‑6)的缝宽,示踪粒子漏斗(8‑1)的下部穿过可卸玻璃盖(8‑3)延伸到空心流道内部,其底端高于进水管(8‑7),示踪粒子漏斗(8‑1)于水平方向的投影位于平行板(8‑6)与进水管(8‑7)之间,进水管(8‑7)与连通管(7)相连,空心流道的出水管(8‑8)延伸到测量筒(10)上方,循环装置(3)包括回水管(11)、下水箱(12)、水泵(13)、供水管(14)及溢流管(15),回水管(11)的两端分别与测量筒(10)及下水箱(12)相连,下水箱(12)通过溢流管(15)与上水箱(4)的排水孔连接,下水箱(12)内设有水泵(13),水泵(13)通过供水管(14)与上水箱(4)的输水孔相连,还包括分别设置于连通管(7)、出水管(8‑8)、回水管(11)、溢流管(15)、供水管(14)及示踪粒子漏斗(8‑1)上的阀门(9‑1,9‑2,9‑3,9‑4,9‑5,9‑6)。
地址 610065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