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拖拉机引擎散热系统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拉机引擎散热系统,针对拖拉机引擎舱结构进行改进,采用智能检测自动化控制架构,引入系统导流多重散热技术,基于引擎舱本体(1)内部所设计温度传感器(19)的温度检测结果,一方面针对发动机本体(2)外表面的水冷层(13),结合第一软管(8)、第二软管(9)、第三软管(10)、连续S形铜管(11)构成液体循环结构,并基于具体所设计的无极风扇调速电路(20),配合第二风扇(6)和散热片(7)的作用,实现针对发动机本体(2)的近距离贴身高效散热;另一方面通过第一风扇(5)的设计,实现针对引擎舱本体(1)内气流流动的路径规划,实现针对拖拉机热源的多重内外散热技术。
申请公布号 CN205559046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9.07
申请号 CN201620374565.0 申请日期 2016.04.28
申请人 郴州市中马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建国
分类号 F01P3/20(2006.01)I;F01P5/02(2006.01)I;F01P5/04(2006.01)I;F01P7/04(2006.01)I;F01P7/16(2006.01)I;F01P11/00(2006.01)I;B60K11/04(2006.01)I;B60K11/06(2006.01)I 主分类号 F01P3/20(2006.01)I
代理机构 江苏楼沈律师事务所 32254 代理人 马勇
主权项  一种拖拉机引擎散热系统,包括引擎舱本体(1),以及设置在引擎舱本体(1)内的发动机本体(2);引擎舱本体(1)上沿拖拉机行车方向的前端面上设置进气格栅(3);引擎舱本体(1)顶部设置敞开口,并设置与该敞开口尺寸相适应的活动引擎盖(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扇(5)、第二风扇(6)、散热片(7)、第一软管(8)、第二软管(9)、第三软管(10)、连续S形铜管(11)、水冷层(13)、控制模块(17),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17)相连接的电源(18)、温度传感器(19)、无极风扇调速电路(20)、水泵(12),第一风扇(5)、第二风扇(6)分别经过无极风扇调速电路(20)与控制模块(17)相连接;电源(18)经过控制模块(17)分别为温度传感器(19)、水泵(12)进行供电,同时,电源(18)依次经过控制模块(17)、无极风扇调速电路(20)后分别为第一风扇(5)、第二风扇(6)进行供电;其中,活动引擎盖(4)的边缘与引擎舱本体(1)顶部敞开口的边缘密封接触;控制模块(17)、电源(18)、温度传感器(19)和无极风扇调速电路(20)设置在引擎舱本体(1)中,第一风扇(5)与第二风扇(6)相互并联构成风扇组,无极风扇调速电路(20)包括第一单向可控硅、第二单向可控硅、电控电位器;其中,第一单向可控硅与第二单向可控硅反向并联,且第一单向可控硅与第二单向可控硅反向并联结构的其中一端与经过控制模块(17)的供电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风扇组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电控电位器串联在第一单向可控硅控制极与第二单向可控硅控制极之间,且电控电位器与控制模块(17)相连接;风扇组的另一端与经过控制模块(17)的供电负极相连接;第一风扇(5)的外径与进气格栅(3)的尺寸相适应,第一风扇(5)设置于引擎舱本体(1)中、进气格栅(3)的内侧,且第一风扇(5)工作的气流方向由进气格栅(3)指向引擎舱本体(1)内部;引擎舱本体(1)底部上沿拖拉机行车方向的末端设置镂空区(14),镂空区(14)的尺寸与第二风扇(6)的外径相适应,第二风扇(6)设置于引擎舱本体(1)中、镂空区(14)的内侧,且第二风扇(6)工作的气流方向由引擎舱本体(1)内部经镂空区(14)指向引擎舱本体(1)外部;散热片(7)设置于引擎舱本体(1)中、第二风扇(6)上相对镂空区(14)的另一侧;水冷层(13)包裹设置在发动机本体(2)的底面和侧面一周,发动机本体(2)外部水冷层(13)的顶部设置进水孔(15)和出水孔(16),水冷层(13)的出水孔(16)与第一软管(8)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一软管(8)的另一端水泵(12)的进水端相连接,水泵(12)的出水端与第二软管(9)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二软管(9)的另一端与连续S形铜管(11)的其中一端相连接,连续S形铜管(11)穿插在散热片(7)当中,连续S形铜管(11)的另一端与第三软管(10)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三软管(10)的另一端与水冷层(13)的进水孔(15)相连接,第一软管(8)、第二软管(9)、第三软管(10)、连续S形铜管(11),以及水冷层(13)中注满冷却液。
地址 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白露塘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台湾工业园8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