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原位连续采收的螺旋藻养殖方法
摘要 一种基于原位连续采收的螺旋藻养殖方法,根据螺旋藻生长特性,建立原位连续采收方法,实现螺旋藻生长速率与采收速率相平衡,使螺旋藻产率最大化。此外,建立基于螺旋藻生长繁殖营养需求的补料策略,实现螺旋藻连续养殖生产;通过补充水避免水分蒸发而引起螺旋藻养殖的底物抑制现象。通过滤布去除螺旋藻采收产生的滤液中不完整螺旋藻,可进一步提高所产螺旋藻产量和质量。本发明创新了基于原位连续采收的螺旋藻连续养殖生产模式,实用性很强,易于规模化,是一种满足工业化需求、环境友好型的新方法。
申请公布号 CN10586137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8.17
申请号 CN201610262920.X 申请日期 2016.04.26
申请人 南昌大学 发明人 郑洪立;阮榕生;刘玉环;巫小丹;刘明智;高振;黄和;薛松;曹旭鹏
分类号 C12N1/20(2006.01)I;C12R1/01(2006.01)N 主分类号 C12N1/20(2006.01)I
代理机构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代理人 施秀瑾
主权项 一种基于原位连续采收的螺旋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1)将螺旋藻培养液经121℃、30分钟灭菌后,接种螺旋藻原始藻种,于10升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温度30℃,光照强度500勒克斯,光暗周期12小时/12小时,通空气,通气速率0.1vvm,培养5天后,作养殖用螺旋藻生产藻种;(2)将步骤(1)中的螺旋藻生产藻种接种至未灭菌的螺旋藻培养液中,接种量按体积比1/20~1/5,于50~200升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温度25~35℃,光照强度1000~5000勒克斯,光暗周期12小时/12小时,通0.03%~5%CO<sub>2</sub>气体,通气速率0.1~0.5vvm,培养6~9天;(3)从采收那天开始,每天从步骤(2)中的光生物反应器中放出体积比1/10~1/4的藻液,放出的藻液经滤布过滤采收其中螺旋藻,滤布孔径为20~50微米;之后,滤液再经1~5微米滤布过滤后返回步骤(2)中的光生物反应器,与未采收的藻液一起继续养殖螺旋藻,每天补充营养物质和水,实现螺旋藻连续养殖生产;所述的螺旋藻培养液按mg/L组成如下:NaHCO<sub>3</sub> 16800;NaNO<sub>3</sub> 5000;K<sub>2</sub>HPO<sub>4</sub> 1000;NaCl 1000;K<sub>2</sub>SO<sub>4</sub>·7H<sub>2</sub>O 1000;MgSO<sub>4</sub>·7H<sub>2</sub>O 200;CaCl·2H<sub>2</sub>O 40;FeSO<sub>4</sub>·7H<sub>2</sub>O 10;Na<sub>2</sub>EDTA·2H<sub>2</sub>O 80;H<sub>3</sub>BO<sub>3</sub> 2.86;MnCl<sub>2</sub>·4H<sub>2</sub>O 1.8;ZnSO<sub>4</sub>·7H<sub>2</sub>O 0.22;MoO<sub>3</sub> 0.01;CuSO<sub>4</sub>·5H<sub>2</sub>O 0.08;NH<sub>4</sub>VO<sub>3</sub> 22.9;NiSO<sub>3</sub>·7H<sub>2</sub>O 47.8;NaWO<sub>4</sub> 17.9;Ti(SO<sub>4</sub>)<sub>2</sub> 40.0;Co(NO<sub>3</sub>)<sub>2</sub>·6H<sub>2</sub>O 4.4,pH=8.0。
地址 330031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