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刚构体系的实现方法和施工工艺
摘要 本专利涉及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刚构体系的实现方法和施工工艺,应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混凝土结构体系中。将刚构体系一联内预制好的混凝土轨道梁(1‑1)、混凝土轨道梁(1‑2)运输到架设现场,通过拉索(8‑1)将混凝土轨道梁(1‑1)悬挂在混凝土盖梁(3‑1)的下面,通过拉索(8‑2)将混凝土轨道梁(1‑2)悬挂在混凝土盖梁(3‑2)的下面;浇筑湿接缝(2‑2),待湿接缝(2‑2)达到设计龄期后,张拉二期预应力筋(7),再浇筑湿接缝(2‑1);这样,就完成了一联悬挂式单轨交通刚构体系的制作。解决了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轨道梁跨度较小,平顺性差,对抗震不利,轨道梁易产生较大的变形等问题。
申请公布号 CN10571468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6.29
申请号 CN201610087684.2 申请日期 2016.02.17
申请人 北京交通大学 发明人 朱尔玉;张超;王宏亮;何春晓
分类号 E01D21/00(2006.01)I;E01D19/00(2006.01)I;E01D2/04(2006.01)I;E01D19/02(2006.01)I;E01B25/22(2006.01)N 主分类号 E01D2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代理人 董琪
主权项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刚构体系的实现方法和施工工艺,包括混凝土轨道梁(1‑1)、混凝土轨道梁(1‑2)、湿接缝(2‑1)、湿接缝(2‑2)、混凝土盖梁(3‑1)、混凝土盖梁(3‑2)、走行面接缝板(4‑1)、导向面接缝板(4‑2)、竖向调整装置(5‑1)、竖向调整装置(5‑2)、伸缩缝(6)、二期预应力筋(7)、拉索(8‑1)、拉索(8‑2)、墩(9‑1)、墩(9‑2)、丝杠千斤顶(10‑1)、丝杠千斤顶(10‑2),其特征是:将刚构体系一联内预制好的混凝土轨道梁(1‑1)、混凝土轨道梁(1‑2)运输到架设现场,通过拉索(8‑1)将混凝土轨道梁(1‑1)悬挂在混凝土盖梁(3‑1)的下面,通过拉索(8‑2)将混凝土轨道梁(1‑2)悬挂在混凝土盖梁(3‑2)的下面;浇筑湿接缝(2‑2),待湿接缝(2‑2)达到设计龄期后,张拉二期预应力筋(7),再浇筑湿接缝(2‑1);这样,就完成了一联悬挂式单轨交通刚构体系的制作;具体的施工工艺为:步骤1在工场预制刚构体系所使用的混凝土轨道梁(1‑1)、混凝土轨道梁(1‑2),并运输到架设现场;步骤2浇筑墩(9‑1)、墩(9‑2),在混凝土盖梁(3‑1)底面的设计位置处设置竖向调整装置(5‑1),并将预制的混凝土轨道梁(1‑1)通过丝杠千斤顶(10‑1)进行空间定位;然后通过拉索(8‑1)将混凝土轨道梁(1‑1)悬挂在混凝土盖梁(3‑1)的下面,如图1和图6所示;步骤3在混凝土盖梁(3‑2)底面的设计位置处设置竖向调整装置(5‑2),并将预制的混凝土轨道梁(1‑2)通过丝杠千斤顶(10‑2)进行空间定位;然后通过拉索(8‑2)将混凝土轨道梁(1‑2)悬挂在混凝土盖梁(3‑2)的下面,如图7所示;步骤4在墩(9‑2)上浇筑湿接缝(2‑2),如图2和图3所示;待湿接缝(2‑2)达到设计龄期后,张拉二期预应力筋(7),再浇筑湿接缝(2‑1),如图4所示;步骤5待湿接缝(2‑1)达到设计龄期后,拆除丝杠千斤顶(10‑1)、丝杠千斤顶(10‑2),完成体系转换,如图5所示;这样,形成一联悬挂式单轨交通刚构体系。
地址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