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双膨胀水箱的冷却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膨胀水箱冷却系统,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及延迟循环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第一膨胀水箱、高温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水套、第一水泵、电子节温器、机油冷器、涡轮增压器及暖风;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第二膨胀水箱、低温散热器、第二水泵、电子增压器、中冷器及BSG。本申请通过设置两套循环冷却系统,并且分别设置了高温散热器及低温散热器,有效的保证了不同待冷却部件对冷却温度的要求,并且通过设置延迟循环系统,延长了发动机停机后的延迟供暖问题,并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增加冷却系统的体积。
申请公布号 CN10569712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6.22
申请号 CN201610284821.1 申请日期 2016.04.27
申请人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翟晓红;殷红敏;李海亮;李玉森;翁锐;杨栋;曹维维
分类号 F01P3/20(2006.01)I;F01P5/10(2006.01)I;F01P7/16(2006.01)I;F01P11/00(2006.01)I;F02B29/04(2006.01)I;F01P11/08(2006.01)I 主分类号 F01P3/2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代理人 王立民;江怀勤
主权项 一种双膨胀水箱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及延迟循环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第一膨胀水箱、高温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水套、第一水泵、电子节温器、机油冷却器及涡轮增压器;所述第一膨胀水箱与所述第一水泵的第一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及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水口分别连接所述高温散热器的入水口及所述电子节温器的副阀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高温散热器的入水口及所述电子节温器的副阀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第二出水口连接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入水口;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的第三入水口连接;所述高温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电子节温器的主阀门连接;所述电子节温器的主阀门及所述电子节温器的副阀门均与所述第一水泵的第二入水口连接;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第二膨胀水箱、低温散热器、第二水泵、电子增压器、中冷器及BSG;所述第二膨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泵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中冷器的入水口及所述电子增压器的入水口连接;所述中冷器的出水口与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电子增压器的出水口与所述BSG的入水口连接;所述BSG的出水口与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入水口连接;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水泵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延迟循环系统包括有所述第一膨胀水箱、所述高温散热器、所述辅助水泵、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电子节温器、所述机油冷却器、所述涡轮增压器及所述暖风;所述第一膨胀水箱与所述第一水泵的第一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及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水口及所述高温散热器的入水口均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第二出水口连接所述辅助水泵的入水口;所述辅助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暖风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暖风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的第三入水口连接;所述高温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电子节温器的主阀门连接;所述电子节温器的主阀门与所述第一水泵的第二入水口连接;在所述第一膨胀水箱与所述高温散热器之间连接有第一排气管路;在所述第一膨胀水箱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之间设置有第二排气管路;在所述第二膨胀水箱与所述低温散热器之间连接有第三排气管路。
地址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桃花工业园始信路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