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改变注采井间二氧化碳驱动状况的装置与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驱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变注采井间二氧化碳驱动状况从而提高采收率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试模拟岩心的最小混相压力;制备二维平面物理模型裸岩心;将所述二维平面物理模型裸岩心安装到夹持密封装置中;设置夹持密封装置一端为二氧化碳注入端,另一端为原油采出端;进行二氧化碳驱替,测得不同回压下的二氧化碳驱油的采收率;该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布井方式之间的转换,并能够通过注采井间转注从而改善压力分布,改善驱动状况,可以评价完全混相驱及井网变换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为实际矿场试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申请公布号 CN105134149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6.15
申请号 CN201510471724.9 申请日期 2015.08.04
申请人 东北石油大学 发明人 宋考平;刘丽;皮彦夫;刘英杰;黎政权;杨晶
分类号 E21B43/22(2006.01)I 主分类号 E21B43/22(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众元弘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2 代理人 周达;尤志君
主权项 一种改变注采井间二氧化碳驱动状况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试模拟岩心的最小混相压力;所述的步骤一包括以下步骤:(11)制作填砂细管;(12)对填砂细管进行饱和地层水驱,记录地层水的注入量和出液量,计算孔隙度;(13)对填砂细管进行饱和油驱,记录原油的注入量和出液量,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14)对填砂细管进行某一回压下的二氧化碳驱油,通过细管混相监测器观察二氧化碳与原油的混相情况,记录采收率;(15)重复步骤(13)和步骤(14),得到不同回压下的采收率;(16)绘制压力与采收率关系曲线,确定二氧化碳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步骤二:制备二维平面物理模型岩心;步骤三:将所述二维平面物理模型岩心安装到夹持密封装置中;步骤四:设置夹持密封装置一端为二氧化碳注入端,另一端为原油采出端;步骤五:对二维平面物理模型岩心进行二氧化碳驱替,测得不同回压下的二氧化碳驱油的采收率;所述的步骤五包括以下步骤:(51)对二维平面物理模型岩心进行饱和地层水驱,记录地层水的注入量和出液量,计算孔隙度;(52)对二维平面物理模型岩心进行饱和油驱,记录原油的注入量和出液量,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53)对二维平面物理模型岩心进行某一回压下的二氧化碳驱油,通过压力监测器观察岩心各处压力分布情况,记录采收率;(54)重复步骤(52)和步骤(53),得到不同回压下的采收率;步骤六:选取最大采收率时的回压为最大回压,获取岩心各处压力分布情况;步骤七:改变夹持密封装置的二氧化碳注入端、原油采出端位置;所述步骤七中二氧化碳注入端位置设置在步骤六中岩心压力小于最小混相压力的区域;所述步骤七中原油采出端位置设置在二氧化碳注入端四周;步骤八:再次对二维平面物理模型岩心进行二氧化碳驱替,控制回压压力为步骤六中获得的最大回压,获取此时岩心的采收率;所述的步骤八包括以下步骤:(81)对二维平面物理模型岩心进行饱和地层水驱,记录地层水的注入量和出液量,计算孔隙度;(82)对二维平面物理模型岩心进行饱和油驱,记录原油的注入量和出液量,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83)控制回压压力为步骤六中获得的最大回压,对二维平面物理模型岩心进行二氧化碳驱油,通过压力监测器观察岩心各处压力分布情况,记录此时岩心的采收率。
地址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发展路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