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改良水稻田间中耕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水稻田间中耕器,包括把杆、耙杆和安装在耙杆底部的若干个耙齿,把杆安装在耙杆的顶部,在耙杆背离把杆方向的侧壁上刻有标尺槽,耙杆侧壁设有若干组销孔,每组销孔与耙齿一一对应、且每组内的销孔呈倾斜设置,与销孔相配合的定位销共同对耙齿进行固定,耙杆的上下表面设有与耙齿一一对应、能够供耙齿横向移动的通孔,通孔与销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中耕器耙齿能够在耙杆上进行相应的移动,扩大了中耕器的适应性,提高了工效,且操作简单,成本低。
申请公布号 CN205305359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6.15
申请号 CN201620054905.1 申请日期 2016.01.20
申请人 长江大学 发明人 邢丹英;金明珠;楼有根;徐琴;徐建龙;胡慧;邱先进;陈火云;王加冕;姜汉峰;杨隆维;石垒;刘晨;欧小雪;代名笠;李旭升;赵滢;汪欢;徐印印
分类号 A01B39/18(2006.01)I;A01B39/12(2006.01)I 主分类号 A01B39/18(2006.01)I
代理机构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代理人 胡清堂
主权项 一种改良水稻田间中耕器,包括把杆(1)、耙杆(3)和安装在耙杆(3)底部的若干个耙齿(7),所述把杆(1)安装在耙杆(3)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在耙杆(3)背离把杆(1)方向的侧壁上刻有标尺槽(4),所述耙杆(3)侧壁还设有若干组销孔(5),所述每组销孔(5)与耙齿(7)一一对应、且每组内的销孔(5)呈倾斜设置,与销孔(5)相配合的定位销(6)共同对耙齿(7)进行固定,所述耙杆(3)的上下表面设有与耙齿(7)一一对应、能够供耙齿(7)横向移动的通孔(8),所述通孔(8)与销孔(5)相连通。
地址 434023 湖北省荆门市南环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