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智能控制检测电路
摘要 智能控制检测电路,包括智能检测电路、智能摘机通话控制电路、智能通话结束忙音检测控制挂机电路、智能双音频检测控制电路和智能音频放大和远距离传输控制电路;可实现无人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开启音箱进行扩播,通话过程中可自主选择开启或关闭音箱扩播,挂机之后可设定检测忙音次数后关闭或开启音箱。
申请公布号 CN103347231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3.16
申请号 CN201310294144.8 申请日期 2013.07.15
申请人 河南恒安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李永强;马飞;王颖;王少鹏;苑亚飞
分类号 H04R3/00(2006.01)I 主分类号 H04R3/00(2006.01)I
代理机构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代理人 时国珍
主权项 智能控制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检测电路、智能摘机通话控制电路、智能通话结束忙音检测控制挂机电路、智能双音频检测控制电路和智能音频放大和远距离传输控制电路;所述智能控制检测电路的运行指示和复位电路中控制芯片IC1的第19引脚连接限流电阻R23,同时电阻R23连接发光二极管L1的负极,二极管L1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VCC;控制芯片IC1的第1引脚通过电阻R18接地GND,同时控制芯片IC1的第1引脚通过电容C8连接直流电源VCC;所述智能检测电路中控制芯片IC1的第6引脚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源VCC和光耦U1的第4引脚,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光耦U1的第3引脚和电阻R3及电解电容C2的正极,三极管Q1的发射机和电阻R3及电解电容C2的负极并联共地GND,光耦U1的第2引脚通过二极管D1连接到光耦U1的第1引脚,电话线的1端通过电阻R1连接到二极管D1的正极和光耦U1的第2引脚,电话线的2端通过电容C1连接到二极管D1的负极和光耦U1的第1引脚;所述智能摘机通话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IC1的第17引脚连接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2的负极,发光二极管L2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VCC,同时控制芯片IC1的第17引脚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光耦U3的第2引脚,而光耦U3的第1引脚连接直流电源VCC,光耦U3的第4引脚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三极管Qa和三极管Qb并联的基极连接到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三极管Qa和三极管Qb并联的发射极连接到电阻R5的另一端和整流桥U2的第2引脚;光耦U3的第3引脚连接整流桥U2的第4引脚;整流桥U2的第1引脚和第3引脚连接到电话线的1端和2端,整流桥U2把电话信号中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三极管Qa和三极管Qb并联的集电极连接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阻R6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3集电极以及电容C3的其中一端;整流桥U2的第4引脚和光耦的第3引脚一起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和电阻R7和电阻R8的一端以及线间变压器T1的第3引脚;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和电阻R7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到线间变压器T1的第1引脚;线间变压器的第4引脚接地GND,线间变压器的第2引脚连接到电容C36的一端;电容C36的另一端连接通信继电器K1的第5引脚;通信继电器K1的第4引脚连接到精细可调电位器W12的第2引脚位置;控制芯片IC1的第16引脚连接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0的基极,三极管Q10的发射极连接通信继电器K1的第10引脚和二极管D7的正极,通信继电器K1的第1引脚和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直流电源VCC1,三极管Q10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9的集电极共同接地GND;控制芯片IC1的第18引脚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9的基极,三极管Q9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和通信继电器K2的第10引脚,通信继电器K2的第1引脚和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直流电源VCC1;通信继电器K1的第9引脚和通信继电器K2的第4引脚相连,而通信继电器K2的第9引脚则为MP3 out输出端;所述智能通话结束忙音检测控制挂机电路中,控制芯片IC1的第7引脚连接忙音检测控制芯片PHT‑03,控制芯片IC1的第8引脚连接模拟的忙音检测控制电路电阻R17的一端和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阻R17另一端和电阻R13共同连接直流电源VCC;线间变压器T1的第2引脚连接精细可调电阻R11的2、3引脚和忙音检测控制芯片PHT‑03的第1引脚,线间变压器T1的第4引脚连接公共地GND;精细可调电阻R11的第1引脚连接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1另一端连接电阻R12和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3和电容C5以及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源VCC,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和二极管D6正极,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GND,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容C6的一端和电阻R14和电阻R15,电容C6另一端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和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GND,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GND,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控制芯片IC1的第8引脚;控制芯片IC1的第7引脚连接忙音检测控制芯片PHT‑03,控制芯片IC1的第7引脚通过电阻R32和电阻R27连接到忙音检测控制芯片PHT‑03的第11引脚,同时在电阻R32和电阻R27之间连接直流电源VCC,控制芯片IC1的第7引脚还需要连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GND,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3和二极管D10的负极以及二极管D9 的负极,二极管D10的正极和二极管D9 的正极分别连接忙音检测控制芯片PHT‑03的第10和第9引脚,忙音检测控制芯片PHT‑03的第4引脚需要连接直流电源VCC,忙音检测控制芯片PHT‑03的第3引脚通过电阻R26连接直流电源VCC,忙音检测控制芯片PHT‑03的第2引脚需要接地GND;所述的智能双音频检测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IC1的第2引脚通过电阻R100和电容C27组成的RC滤波电路连接到控制芯片IC2的第15引脚,控制芯片IC1的第11引脚连接控制芯片IC2的第10引脚,控制芯片IC1的第12引脚连接控制芯片IC2的第11引脚,控制芯片IC1的第13引脚连接控制芯片IC2的第12引脚,控制芯片IC1的第14引脚连接控制芯片IC2的第13引脚,控制芯片IC1的第15引脚连接控制芯片IC2的第14引脚,控制芯片IC1的第9引脚通过电阻R20连接到三极管Q8的基极,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GND,三极管Q8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9连接直流电源VCC,三极管Q8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17和电容C24和电阻R28连接到控制芯片IC2的第2引脚,控制芯片IC2的第2引脚通过电阻R29和控制芯片IC2的第3引脚相连,控制芯片IC2的第1引脚和控制芯片IC2的第4引脚相连,控制芯片IC2的第18引脚通过电容C23连接到控制芯片IC2的第17引脚,控制芯片IC2的第17引脚通过电阻R30连接到控制芯片IC2的第16引脚,控制芯片IC2的第18引脚连接直流电源VCC,同时控制芯片IC2的第18引脚还通过电容C22接地GND,控制芯片IC2的自震荡电路是由晶振Y2和电容C26和电容C25组成并且通过控制芯片IC2的第7引脚和第8引脚相连接;所述的智能音频放大和远距离传输控制电路中音频信号通过精细可调电位器W12连接到电路中,精细可调电位器W12的第3引脚通过电容C29连接到芯片U4的第1引脚,芯片U4的第2引脚通过电阻R40和电容C33接地GND,同时芯片U4的第4引脚通过电阻R41连接到芯片U4的第2引脚组成反馈电路,芯片U4的第3引脚接地GND,直流电源15V通过电容C30和电解电容C32组成的滤波电路连接到芯片U4的第5引脚,电容C30和电解电容C32的另一端接地GND,直流电源通过电阻R38和电阻R39连接到芯片U4的第1引脚,电阻R37的一端和电容C34一端组成滤波电路连接在电阻R38和电阻R39之间,电阻R37的另一端和电容C34另一端连接接地,芯片U4的第4引脚通过电阻R42和电容C31接地GND,芯片U4的第4引脚通过电解电容C35连接到变压器T3的第1引脚,变压器T3的第3引脚需要接地GND,变压器T3的第2引脚和第4引脚作为音频信号远距离传输的输出端。
地址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建设路与中兴路交叉口佳田国际大厦1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