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气控先导式电磁阀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控先导式电磁阀,包括主弹簧、盖板、卸荷环、密封圈、主阀芯、主阀体、排气嘴、胶套、副弹簧、线圈组件、副阀芯与副阀座,副阀与主阀体固连,线圈组件通电,控制气体进入主阀芯安装腔,电磁阀打开;线圈组件断电,控制气体排出,电磁阀关闭。本发明用于控制某动力系统气源的启闭。本发明采用副阀控制主阀的先导式结构方案,实现小型化设计;将气源通过副阀引入主阀芯安装腔作为控制气体,控制方式简单。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控制方式简单、长寿命、防水等优点,可作为流体机械设备中的介质控制元件。
申请公布号 CN10538721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3.09
申请号 CN201510920582.X 申请日期 2015.12.10
申请人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发明人 王志永;赵双龙;冯军华;曾维亮;程亚威;李小明;沙超
分类号 F16K1/00(2006.01)I;F16K1/14(2006.01)I;F16K31/42(2006.01)I;F16K1/36(2006.01)I;F16K39/02(2006.01)I 主分类号 F16K1/00(2006.01)I
代理机构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代理人 杨亚婷
主权项 气控先导式电磁阀,包括气控主阀及电磁副阀,所述气控主阀包括主阀体(5)、主气体流道(51)、主阀芯(4)及主弹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体流道(51)包括水平流道(511)和垂直流道(512),所述水平流道(511)沿主阀体(5)入口轴向设置,主气体流道的入口位于主阀体(5)的左端,出口流道(512)的上端与水平流道(511)的末端连通,垂直流道(512)的出口作为主气体流道的出口,所述垂直流道(512)的出口设置在主阀体(5)的底部,所述水平流道(511)和垂直流道(512)相交处的上方的主阀体()5内设置有主阀芯安装腔(52),所述阀芯安装腔(52)分为腔体上部(522)和腔体下部(523),所述腔体上部(522)和腔体下部(523)之间设置有腔体配合面(524),所述主阀芯(4)设置在主阀芯安装腔(52)内,所述主阀芯(4)分为阀芯大端(41)和阀芯小端(42),阀芯大端(41)和阀芯小端(42)之间形成控制腔贴合面(43);所述阀芯小端(42)位于腔体下部(523),所述阀芯大端位于腔体上部(522),所述主弹簧(1)设置在主阀芯(4)与主阀芯安装腔(52)顶部的盖板(2)之间,用于主阀芯(4)与主阀体(5)在关闭状态下的密封;当主阀芯配合面(43)与腔体配合面(524)之间无控制气体时,所述阀芯小端(42)的头部位于水平流道(511)和垂直流道(512)相交处且密封垂直流道(512),所述电磁副阀包括线圈骨架(10A)、副阀座(12)、副阀芯(11)、线圈(10)、副弹簧(9)及控制气通道,所述线圈骨架(10A)设置在主阀体(5)的上部,所述线圈骨架(10A)轴线与主阀芯安装腔(52)轴线平行,所述副弹簧(9)设置在线圈骨架(10A)的内部,所述副阀座(12)设置在线圈骨架(10A)的下部,所述副阀芯(11)设置在副弹簧(9)与副阀座(12)之间,所述副弹簧(9)的一端依靠线圈骨架(10A)定位,所述副弹簧(9)的另一端抵在副阀芯(11)的顶部,所述骨架(10A)与副阀芯(11)之间具有弹簧伸缩空间,所述控制气通道包括副阀引压孔(15)、副阀座引压孔(28)、副阀芯铣槽(16)、控制腔引压孔(13)及骨架排气孔(29),所述副阀引压孔(15)设置在副阀座(12)的底部且副阀引压孔(15)入口与水平流道(511)的末端相通;所述副阀座引压孔(28)沿副阀座(12)轴线方向设置且与副阀引压孔(15)相通,所述控制腔引压孔(13)设置在副阀芯(11)与副阀座(12)密封面的下方且通向主阀芯配合面(43),所述副阀芯铣槽(16)设置在副阀芯(11)上用于排气,所述骨架排气孔(29)的入口设置在副阀芯(11)的顶部,所述骨架排气孔(29)的出口位于线圈骨架(10A)顶部。
地址 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航天基地飞天路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