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泥鳅苗种护养期的培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鳅苗种护养期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泥鳅苗种培育池的设计;步骤二:泥鳅苗种的放养;步骤三:饵料的制备和喂养;步骤四:敌害生物的防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泥鳅苗种护养期的培育方法,解决了人工培养在泥鳅苗种阶段的低成活率的问题,建立了泥鳅苗种的最优护养设施,保证泥鳅苗种的成活率。设计若干个不同的施肥方案,比较不同施肥方案下饵料生物的培育状况,评价指标有适口饵料生物的高峰期出现时间、持续性,饵料生物量,饵料生物优势种等,确定最佳的饵料生物培育模式。本发明方法培育的泥鳅大规格苗种具有体质强、耐长途运输、缓苗期短、成活率高等优点,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申请公布号 CN105165667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2.23
申请号 CN201510411542.2 申请日期 2015.07.14
申请人 郑宗林;黄朝芳 发明人 郑宗林;王广军;黄朝芳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A01K63/04(2006.01)I;A23K1/18(2006.01)I;A23K1/10(2006.01)I;A23K1/14(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国智京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代理人 田野
主权项 一种泥鳅苗种护养期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泥鳅苗种培育池的设计:所述培育池为长方形土池,面积100m<sup>2</sup>,深0.7m,池底淤泥深度15cm,所述培育池中设置有增氧机,每亩培育池投放10公斤生物菌肥,所述培育池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处设置有滤水网,培育池四周设置有泥鳅防逃网;步骤二:泥鳅苗种的放养:所述培育池温度在20℃~26℃,选择同批次、2~3日龄开始平游的泥鳅水花放养,放养密度为20~30万尾/665m<sup>2</sup>;步骤三:饵料的制备和喂养:取重量份数为10~30份的蚯蚓、5~20份黄粉虫、17~25份面粉、1~5份食用油搅拌均匀后粉碎成80~100目微粉制得,将所述微粉同重量份数为1~5份的粘合剂混合,制成1.6~2.0mm大小的颗粒饵料,将所述颗粒饵料作为饲料进行喂养,投喂量为每天3次,每次2~3公斤;步骤四:敌害生物的防治:在所述培育池四周架设15×15cm网目大小的防鸟网,同时杀灭池塘内蛙类幼体。
地址 402460 重庆市荣昌县学院路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