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豁口方盒
摘要 一种豁口方盒,涉及一种纸器皿的制作方法。豁口方盒由两个部件组合而成;取矩形纸,做左纵线、右纵线、右外纵线、上横线、下横线等折叠线和指示线;依折叠线折叠成六边形;再依照左、右下纵线反折线、右正方形对角线正折线、第三角平分线正折线折叠相贴,重合纵线正折线、下横线正折线顺应折叠90度,即成部件;将部件一的垂直角插入部分插入部件二的垂直角被插入开口,插至右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如是插接,将部件二的垂直角插入部分插入部件一的垂直角被插入开口,即成豁口方盒。构思精巧,设计新颖;部件制作简单,组合容易;被插入开口的锁死功能使插接更牢固,且用纸节省,步骤更简捷。
申请公布号 CN10512918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2.09
申请号 CN201510500847.0 申请日期 2015.08.06
申请人 李平 发明人 李平
分类号 B65D6/02(2006.01)I 主分类号 B65D6/02(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豁口方盒,其特征是:豁口方盒由部件一、部件二共两个部件组合而成;取矩形纸,做三条与矩形纸纵向边平行且等长的纵线,由左至右为左纵线、右纵线、右外纵线,做两条与矩形纸横向边平行且等长的横线,即上、下横线;三条纵线将上、下横线各分为四段,上横线的四段由左至右为上左横线反折线、上中横线正折线、上右一、二横线,所述上右一、二横线合并为上右横线反折线,下横线的四段由左至右为下左横线、下中横线、下右一横线、下右二横线;上、下横线将三条纵线各分为上、中、下三段,左纵线被分为左上纵线、左中纵线、左下纵线反折线,右纵线被分为右上纵线、右中纵线、右下纵线反折线,右外纵线被分为右外上纵线、右外中纵线、右外下纵线正折线;横线纵线相交,使矩形纸下横线以下部分分为四部分,由左至右为左、右正方形和左、右小矩形,下左、下中横线相等,是下右一横线的二倍,下右二横线不大于下右一横线;在左、右正方形分别做左高右低的对角线,即左、右正方形对角线正折线;上横线将矩形纸下横线以上部分等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上、下两部分各被三条纵线分为四个矩形,所述上部分的四个矩形由左至右为上左、上右大矩形和上左、上右小矩形,所述下部分的四个矩形由左至右为下左、下右大矩形和下左、下右小矩形;在所述上部分的上左大矩形做左高右低的矩形对角线正折线;在所述下部分的下左大矩形做左低右高的矩形对角线正折线;在上左小矩形的左下角做角平分线,即第一角平分线正折线,与右外上纵线相交,其交点为第一交点,由第一交点向右纸边做垂直于第一角平分线正折线的垂直线反折线,与右纸边相交;在下左小矩形的左上角做角平分线,即第二角平分线正折线,与右外中纵线相交,其交点为第二交点,由第二交点向右纸边做垂直于第二角平分线正折线的垂直线正折线,与右纸边相交;由第一交点向矩形纸右纸边做垂直于右纸边的短横线正折线,由第二交点向矩形纸右纸边做垂直于右纸边的短横线反折线;右上纵线第一交点以上部分为右上纵线正折线,右中纵线第二交点以下部分为右中纵线正折线;依照矩形对角线正折线、上左横线反折线、上中横线正折线、上右横线反折线、第一角平分线正折线、线正折线折叠相贴,第一、二角平分线正折线重合,垂直线正折线与垂直线反折线重合为重合垂直线反折线,再依照所述重合垂直线反折线、短横线反折线、短横线正折线、右上纵线正折线、右中纵线正折线、右下纵线正折线折叠相贴,依照左正方形对角线正折线折叠相贴,左正方形变形为左直角三角形,至此,矩形纸变形为六边形;折叠后的左上、左中纵线相重合,做重合纵线正折线,折叠后的右上、右中纵线相重合,做重合纵线正折线;折叠后的下左、下右小矩形相重合为重合小矩形,下右一、二横线重合,连同下左横线、下中横线做下横线正折线;在所述重合小矩形的左上角做角平分线,是为第三角平分线正折线,与右外下纵线相交,其交点为第三交点;依照左、右下纵线反折线、右正方形对角线正折线、第三角平分线正折线折叠相贴,右正方形变形为右直角三角形,重合纵线正折线、下横线正折线顺应折叠90度,即成部件;矩形纸左纵线以左折叠部分为部件插接时的垂直角插入部分,右纵线以的折叠部分为部件插接时的被插入部分,第二、三交点之间为垂直角被插入开口;矩形纸下横线以上的折叠部分为盒侧面部分,下横线以下的左、右直角三角形及重合小矩形的折叠部分为盒底部分;将部件一垂直角插入部分插入部件二垂直角被插入开口,插至右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如是插接,将部件二垂直角插入部分插入部件一垂直角被插入开口,即成豁口方盒。
地址 570105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滨海大道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