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环控生保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环控生保系统,包括利用生氧模块产生氧气的生氧装置、利用生氧过程产生的热量与相变材料发生反应而产生冷气的制冷装置、与制冷装置连接的控制相变材料温度的涡流制冷器,用于消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吸收平台和用于消除空气中一氧化碳的一氧化碳催化装置。本发明利用生氧装置进行纯化学反应而产生氧气,不需要电力能源介入,利用制冷装置消除生氧装置所产生热量的同时为硐室内提供冷气进行降温,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控制,而且环保、节省能源。通过一氧化碳催化装置和二氧化碳吸收平台能够进一步加强室内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吸收,而且两个设备工作都不需要电力,大大节省了硐室内的电力资源。
申请公布号 CN102678172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1.25
申请号 CN201210192633.8 申请日期 2012.06.13
申请人 王永胜;周卫华 发明人 王永胜;周卫华
分类号 E21F11/00(2006.01)I 主分类号 E21F1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环控生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生氧模块(101)产生氧气的生氧装置(1)、利用生氧过程产生的热量与相变材料(203)发生反应而产生冷气的制冷装置(2)、与制冷装置(2)连接的控制相变材料(203)温度的涡流制冷器(3),用于消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吸收平台(5)和用于消除空气中一氧化碳的一氧化碳催化装置(6);所述生氧装置(1)包括密封的控制箱(102),所述生氧模块(101)安装在控制箱(102)内,所述控制箱(102)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04),顶部设置有排出氧气的出气口(105),出气口(105)上连接有导向管(103);所述制冷装置(2)包括密封的冷却箱(201),冷却箱(201)上设置有冷却箱进气口(204)和冷气箱出气口(205),所述相变材料(203)安装在冷却箱(201)内,冷却箱进气口(204)与导向管(103)连接,冷却箱出气口(204)通过冷气排出管(202)与向硐室内送风的送风装置连接;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有多层摆放架,所述相变材料(203)放置在长方体形状的盛装盒内,各盛装盒并排且间隔安放在摆放架上;所述涡流制冷器(3)包括辅助冷气出口(301)和压风进气(303),其中辅助冷气出口(301)通过管道与冷却箱连接,所述压风进气口(303)与向井下送风的压风系统(4)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平台(5)包括一个带有筛网层(502)的支撑架(501),所述筛网层(502)上辅设有二氧化碳吸收剂(505);所述支撑架(501)的底部设有便于移动的滚轮(503),所述支撑架(501)的顶面设置有作为工作台的封板(504),所述筛网层(502)设置有两层;所述一氧化碳催化装置(6)包括一个多层框架,所述多层框架分为四层,上面三层四周密封,顶层(601)上设置有排风口(602),中间两层由下至上分别放置活性碳和一氧化碳催化剂(603),底层为四周敞开的进气层,各层之间采用滤网隔开,所述顶层(601)内设置有将下面气体抽出的风机;多层框架的中间两层的密封方式为:其中三面固定密封,未密封面分别插入一个抽屉式结构的过滤盒进行密封,所述一氧化碳催化剂(603)和活性碳(604)分别放置在过滤盒内;所述风机为手动风机,手动风机的摇臂(606)由顶层(601)的侧面伸出,手动风机的进风口与下层相通,而出风口设置在顶层(601)内或与排风口(602)连接。
地址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160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