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陶瓷基高频覆铜板的高粗糙度电子铜箔的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陶瓷基高频板的高粗糙度电子铜箔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生箔工序、第一粗化工序、第二粗化工序、第一固化工序、第二固化工序、第三固化工序、黑化工序、镀锌工序、钝化工序、偶联剂喷涂工序、烘干工序。本发明的生箔生产工艺生产的铜箔毛面粗糙度显著提高,从极大的增加了铜箔毛面和树脂的接触面积,解决了因树脂流动性差导致的剥离强度低的问题,且使用该工艺生产铜箔的毛面铜牙均匀性好,一致性高,降低了因铜牙波动大导致的集肤效应,更好的减少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申请公布号 CN10505033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1.11
申请号 CN201510398525.X 申请日期 2015.07.07
申请人 安徽铜冠铜箔有限公司;合肥铜冠国轩铜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丁士启;于君杰;贾金涛;郑小伟;唐海峰;吴斌
分类号 H05K3/18(2006.01)I;C25D7/06(2006.01)I 主分类号 H05K3/18(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代理人 薛丽婷
主权项 一种用于陶瓷基高频板的高粗糙度电子铜箔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生箔工序:在生箔液中电镀生成生箔;第一粗化工序:将生箔工序生成的铜箔酸洗后,在粗化液中进行电镀,电镀操作的一段电流密度为20‑50A/dm<sup>2</sup>,优选25~34A/dm<sup>2</sup>,二段电流密度为5‑15A/dm<sup>2</sup>,优选6~10A/dm<sup>2</sup>,所述粗化液温度控制在20‑40℃,优选25~35℃,所述粗化液中硫酸的浓度为150‑250g/L,优选190~215g/L,二价铜离子的浓度为10‑20g/L,优选11~14g/L,所述粗化液中还包括粗化混合添加剂,所述混合添加剂包含浓度为5‑100ppm,优选10~40ppm的盐酸,浓度为5‑30ppm,优选10~20ppm的钨酸钠,浓度为5‑40ppm,优选10~30ppm的硫酸钴;第二粗化工序:将第一粗化工序电镀后的铜箔水洗后,在粗化液中电镀,电镀操作的一段电流密度为20‑40A/dm<sup>2</sup>,优选23~30A/dm<sup>2</sup>,二段电流密度为2‑15A/dm<sup>2</sup>,优选3~10A/dm<sup>2</sup>,粗化液温度控制在20‑40℃,优选25~35℃,粗化液中硫酸的浓度为150‑250g/L,优选190~215g/L,二价铜离子的浓度为10‑20g/L,优选11~14g/L,所述粗化液中还包括粗化混合添加剂,所述混合添加剂包含浓度为5‑100ppm,优选10~40ppm的盐酸,浓度为5‑30ppm,优选10~20ppm的钨酸钠,浓度为5‑40ppm,优选10~30ppm的硫酸钴;第一固化工序:将第二粗化工序电镀后的铜箔水洗后,在固化液中电镀,电镀操作的一段电流密度为15‑35A/dm<sup>2</sup>,优选18~26A/dm<sup>2</sup>,二段电流密度为15‑35A/dm<sup>2</sup>,优选18~26A/dm<sup>2</sup>,所述固化液温度控制在20‑45℃,优选28~35℃,所述固化液中硫酸的浓度为70‑250g/L,优选95~196g/L,二价铜离子的浓度为35‑65g/L,优选48~56g/L;第二固化工序:将第一固化工序电镀后的铜箔水洗后,在固化液中电镀,电镀操作的一段电流密度为15‑35A/dm<sup>2</sup>,优选18~26A/dm<sup>2</sup>,二段电流密度为15‑35A/dm<sup>2</sup>,优选18~26A/dm<sup>2</sup>,所述固化液温度控制在20‑45℃,优选28~35℃,所述固化液中硫酸的浓度为70‑250g/L,优选95~196g/L,二价铜离子的浓度为35‑65g/L,优选48~56g/L;第三固化工序:将第二固化工序电镀后的铜箔水洗后,在固化液中电镀,电镀操作的一段电流密度为20‑50A/dm<sup>2</sup>,优选25~34A/dm<sup>2</sup>,二段电流密度为20‑40A/dm<sup>2</sup>,优选25~30A/dm<sup>2</sup>,所述固化液温度控制在20‑45℃,优选28~35℃,所述固化液中硫酸的浓度为70‑250g/L,优选95~196g/L,二价铜离子的浓度为35‑65g/L,优选48~56g/L;黑化工序:将第三固化工序电镀后的铜箔水洗后,在黑化液中电镀,电镀操作的一段电流密度为10‑25A/m<sup>2</sup>,优选12~20A/m<sup>2</sup>,二段电流密度为3‑14A/m<sup>2</sup>,优选5~10A/m<sup>2</sup>,所述黑化液温度控制在20‑40℃,优选25~30℃,所述黑化液PH值为3~7,优选4~6,所述黑化液中二价镍离子的浓度为10‑20g/L,优选12~14g/L;镀锌工序:将黑化工序电镀后的铜箔水洗后,在镀锌液中电镀,电镀操作的一段电流密度为60‑120A/m<sup>2</sup>,优选70~100A/m<sup>2</sup>,二段电流密度为60‑120A/m<sup>2</sup>,70~100A/m<sup>2</sup>,光面电流密度为60‑110A/m<sup>2</sup>,70~90A/m<sup>2</sup>,所述镀锌液温度控制在30‑50℃,优选36~45℃,所述镀锌液PH值为9.0~9.5,优选9.1~9.4,所述镀锌液中锌离子的浓度为3.5~9g/L,优选4.5~7.5g/L,所述镀锌液中焦磷酸钾的浓度为40‑75g/L,优选50~65g/L;钝化工序:将镀锌工序电镀后的铜箔水洗后,在钝化液中电镀,电镀操作的一段电流密度为220‑320A/m<sup>2</sup>,优选250~300A/m<sup>2</sup>,二段电流密度为50‑90A/m<sup>2</sup>,优选60~80A/m<sup>2</sup>,光面电流密度为40‑80A/m<sup>2</sup>,优选50~70A/m<sup>2</sup>,所述钝化液温度控制在20‑50℃,优选25~35℃,所述钝化液pH值为11.0~11.5,优选11.2~11.35,所述钝化液中六价铬离子的浓度为1.0~1.5g/L,优选1.1~1.2g/L;偶联剂喷涂工序:将钝化工序电镀后的铜箔水洗后,喷涂有机膜偶联剂,喷涂温度优选为20‑40℃,更优选30℃,所述有机膜偶联剂的浓度为1.0‑5.0g/L,优选1.0‑3.0g/L;烘干工序:上述工序完成后,将铜箔烘干收卷。
地址 247000 安徽省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溪大道1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