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车体的搅拌摩擦焊枕梁结构及其型材Ⅰ和型材Ⅱ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体的搅拌摩擦焊枕梁结构及其型材Ⅰ和型材Ⅱ。其中,一种用于车体的搅拌摩擦焊枕梁结构,包括型材Ⅰ和型材Ⅱ,型材Ⅱ包括横向设置的上筋板及下筋板,上、下筋板的右端设有右侧壁,上、下筋板之间垂直设有竖向支撑筋板;竖向支撑筋板左侧的下筋板上斜向上伸出设有焊接支撑筋板;型材Ⅱ的右侧壁上部水平设有地板搭接筋板,右侧壁与下筋板的交界处水平延伸设有转向架连接筋板;型材Ⅱ上筋板和下筋板的左端均设有阶梯凸台,两阶梯凸台之间垂直设有竖向的中间支撑筋板。型材Ⅰ由型材Ⅱ的部分部件对称形成,且型材Ⅰ的上筋板和下筋板的右端分别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与型材Ⅱ的上筋板和下筋板上的阶梯凸台搭接。该枕梁结构重量轻、装配精度高,仅需两条焊缝。具有生产效率高,焊接变形小,缺陷率低等特点。
申请公布号 CN204565415U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8.19
申请号 CN201520202762.X 申请日期 2015.04.07
申请人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锴;刘永强;廖文洁;刘厚林;岳译新
分类号 B23K20/12(2006.01)I 主分类号 B23K20/12(2006.01)I
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卢宏
主权项 一种用于车体的搅拌摩擦焊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型材Ⅰ(10)和型材Ⅱ(11),所述型材Ⅱ(11)包括横向设置的上筋板(13)及下筋板(14),上筋板(13)与下筋板(14)平行,上、下筋板的右端竖向设有右侧壁(12),右侧壁(12)上端与上筋板(13)连接,下端与下筋板(14)连接,上筋板(13)与下筋板(14)之间垂直设有竖向支撑筋板(7);在竖向支撑筋板(7)左侧的下筋板(14)上斜向上伸出设有用于焊接时支撑上筋板(13)的焊接支撑筋板(2),该焊接支撑筋板(2)的另一端与上筋板(13)固定连接;竖向支撑筋板(7)与型材Ⅱ的上筋板(13)、下筋板(14)、右侧壁(12)围成空腔;所述型材Ⅱ(11)的右侧壁(12)上部水平设有地板搭接筋板(4),右侧壁(12)与下筋板(14)的交界处水平延伸设有转向架连接筋板(5);型材Ⅱ(11)上筋板(13)和下筋板(14)的左端均设有阶梯凸台(9),两阶梯凸台(9)之间垂直设有竖向的中间支撑筋板(15);所述型材Ⅰ(10)是由型材Ⅱ(11)的上筋板(13)、下筋板(14)、右侧壁(12)、焊接支撑筋板(2)、竖向支撑筋板(7)、地板搭接筋板(4)、转向架连接筋板(5)沿中间支撑筋板(15)对称而形成,且型材Ⅰ(10)的上筋板(1)和下筋板(8)的右端分别设有延伸部(16),该延伸部(16)与型材Ⅱ(11)的上筋板(13)和下筋板(14)上的阶梯凸台(9)搭接,搭接后型材Ⅱ上筋板(13)与型材Ⅰ上筋板(1)的上表面保持同一水平高度,型材Ⅱ下筋板(14)与型材Ⅰ下筋板(8)的下表面保持在同一平面;型材Ⅱ(11)的上筋板(13)与型材Ⅰ(10)的上筋板(1)搭接后形成的接缝采用搅拌摩擦焊焊接,型材Ⅱ(11)的下筋板(14)与型材Ⅰ(10)的下筋板(8)搭接后形成的接缝采用搅拌摩擦焊焊接。
地址 412001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田心高科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