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农田面源污染县域地下淋溶总氮排放量的预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农田面源污染县级地下淋溶总氮排放量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各农田面源污染地下淋溶总氮发生分区及县级行政区划范围;2)选择影响地下淋溶总氮排放量因素;3)基于县级区域的生物化学检测,获得第N年地下淋溶总氮排放量,及第N年和第N-x年地下淋溶总氮影响因素量;4)建立N年地下淋溶总氮与N-x年地下淋溶总氮影响因素预测模型;5)在数学模型中代入步骤2)求得的数值求得第N+x年的地下淋溶总氮排放量。本发明提出的方法,针对县域农田面源污染地下淋溶总氮无法预测的难题,在农田面源污染发生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地下淋溶总氮排放量预测模型,预测农田地下淋溶总氮排放量,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申请公布号 CN10477850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7.15
申请号 CN201510142611.4 申请日期 2015.03.27
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发明人 刘申;王洪媛;翟丽梅;刘宏斌;雷秋良;武淑霞
分类号 G06Q10/04(2012.01)I;G06Q50/02(2012.01)I 主分类号 G06Q10/04(2012.01)I
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
主权项 一种农田面源污染县域地下淋溶总氮排放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基于全国各区县地貌、气候、肥料施用等自然因素,确定农田面源污染发生区划,确定各农田面源污染地下淋溶总氮发生分区及各分区涉及县级行政区划范围;2)基于农田生态养分循环理论,选择影响地下淋溶总氮排放量(SX)因素:种子带入途径(ZT)、化肥施用途径(FH)、有机肥施用途径(FY)、生物固氮途径(NG)、大气降水途径(SJ)、灌溉带入途径(SG)、秸秆还田途径(JT)、作物收获带出途径(ZS)、地表径流流失途径(SB)、氨挥发途径(QH)、氧化亚氮排放途径(QP)和秸秆移除途径(JY);3)在一个农田面源污染地下淋溶排放发生分区内,基于县级区域的生物化学检测,获得第N年分区内各县的农田面源污染造成的地下淋溶总氮排放量(SX),及第N年和第N‑x年地下淋溶总氮影响因素量;其中,x为1~5的正整数;4)建立县级区域N年地下淋溶总氮与N‑x年地下淋溶总氮影响因素预测数学模型如下所示:SX=a+b×ZT+c×FH+d×FY+e×NG+f×SJ+g×SG+h×JT+i×ZS+j×SB+k×QH+l×QP+m×JY        (1)式(1)中,a为常数项,b、c、d、e、f、g、h、i、j、k、l、m为回归系数;影响地下淋溶总氮排放量的氮排放量数据为第N‑x年的数据;选择该农田面源污染发生分区内所有县级行政区划数据,代入所述数学模型中,用多元统计分析法求得a~m的数值;5)在所述数学模型中代入步骤2)求得的a~m的数值、第N年的影响地下淋溶总氮排放量的氮排放量数据,求得第N+x年的地下淋溶总氮排放量(SB)。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