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八阶LED光立方显示屏
摘要 一种八阶LED光立方显示屏,设置有光立方体和控制机构,光立方体设置有基板、设置于基板的N个排孔Pai<sub>k</sub>(k=1、2、3、……、N-1、N)、N根导线C<sub>s</sub>(s=1、2、3、……、N-1、N)、以及由N×N×N个LED二极管按照矩阵排列构成的立方体结构,立方体结构由N层立方平面层构成,每层立方平面层内的LED二极管构呈N行、N列矩阵结构排列。控制机构设置有电源VCC、芯片U1、锁存单元和开关放大单元。八阶LED光立方显示屏没有设置支架,通过LED发光二极管直接构成立体矩阵结构,在工作状态时具有通透性好、立体感强,显示效果良好的特点,且控制机构电路结构简单,控制效果良好。
申请公布号 CN204406930U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6.17
申请号 CN201520059079.5 申请日期 2015.01.28
申请人 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 陈春雷;王慧;巫向文;石友彬
分类号 G09F9/33(2006.01)I;G09G3/32(2006.01)I 主分类号 G09F9/33(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赵蕊红
主权项 一种八阶LED光立方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光立方体和控制机构;所述光立方体设置有基板、设置于基板的N个排孔Pai<sub>k</sub>(k=1、2、3、……、N‑1、N)、N根导线C<sub>s</sub>(s=1、2、3、……、N‑1、N)、以及由N<b>×</b>N<b>×</b>N个LED二极管按照矩阵排列构成的立方体结构,所述立方体结构由N层立方平面层构成,每层立方平面层内的LED二极管构呈N行、N列矩阵结构排列,其中N=8;排孔Pai<sub>k</sub>设置有N个呈直线排列的接孔i<sub>km</sub>(m=1、2、3、……、N‑1、N) ;以平行于基板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在水平面内平行于排孔的方向为X轴坐标,在水平面内垂直于X轴的方向为Y轴坐标,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为Z轴坐标;每个所述立方平面层与水平面平行,以距离水平面最远的立方平面层为第一立方平面层D<sub>1</sub>,剩余的N‑1个立方平面层依次为第二立方平面层D<sub>2</sub>、第三立方平面层D<sub>3</sub>、……、第N立方平面层D<sub>N</sub>;每个LED二极管的阴极引脚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相互垂直,第一段和第二段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平行;LED二极管的阳极引脚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三段和第四段相互垂直,第三段与第一段、第二段在同一平面,第四段垂直于水平面;每个LED二极管按照其所在的层面以及其在具体层内的位置用LED二极管A(I,P,Q)标示,其中,I代表该LED二极管所在的立方平面层,P代表LED二极管在立方平面层内的行,Q代表LED二极管在立方平面层内的列,且I=1、2、3、……、N‑1、N,P=1、2、3、……、N‑1、N,Q=1、2、3、……、N‑1、N;当Q&lt; N时,任意LED二极管A(I,P,Q)的第二段与LED二极管A(I,P,Q+1)的第二段连接;任意LED二极管A(I,P,N)的第二段与导线C<sub> s</sub>连接,s=I;当I &lt; N时,任意LED二极管A(I,P,Q)的第四段与LED二极管A(I+1,P,Q)的第四段连接;任意LED二极管A(N,P,Q)的第四段与接孔i<sub>km</sub>连接,且k=p、m= Q;所述控制机构设置有电源VCC、芯片U1、锁存单元和开关放大单元;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AT89C51,所述芯片U1通过排阻P1、P2扩展;所述芯片U1的引脚1与排阻P1的引脚wei1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与排阻P1的引脚wei2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3与排阻P1的引脚wei3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4与排阻P1的引脚wei4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5与排阻P1的引脚wei5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6与排阻P1的引脚wei6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与排阻P7的引脚wei7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8与排阻P1的引脚wei8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9与排阻P1的引脚RST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10与排阻P1的引脚SZ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11与排阻P1的引脚L1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12与排阻P1的引脚L2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13与排阻P1的引脚L3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14与排阻P1的引脚S2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15与排阻P1的引脚S3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16与排阻P1的引脚S4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0、排阻P1的引脚1接GND;所述芯片U1的引脚17与排阻P1的引脚17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18与排阻P1的引脚18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19与排阻P1的引脚19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0、排阻P1的引脚20与GND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1与排阻P2的引脚SE1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2与排阻P2的引脚SE2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3与排阻P2的引脚SE3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4与排阻P2的引脚SE4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5与排阻P2的引脚SE5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6与排阻P2的引脚SE6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7与排阻P2的引脚SE7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8与排阻P2的引脚SE8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9与排阻P2的引脚12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30、芯片U1的引脚31、芯片U1的引脚40、排阻P2的引脚11、排阻P2的引脚10、排阻P2的引脚1接VCC;所述芯片U1的引脚32与排阻P2的引脚NET8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33与排阻P2的引脚NET7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34与排阻P2的引脚NET6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35与排阻P2的引脚NET5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36与排阻P2的引脚NET4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37与排阻P2的引脚NET3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38与排阻P2的引脚NET2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39与排阻P2的引脚NET1连接;所述锁存单元设置有八个结构相同的分锁存单元f,f=1、2、3、……、N‑1、N;任意一个分锁存单元f设置有型号为74HC573的芯片U2、电阻R1至电阻R8,芯片U2的引脚1、引脚10接地,芯片U2的引脚11与排阻P2的引脚SEf连接,芯片U2的引脚2与排阻P2的引脚NETf 连接,芯片U2的引脚3与排阻P2的引脚NET2连接,芯片U2的引脚4与排阻P2的引脚NET3连接,芯片U2的引脚5与排阻P2的引脚NET4连接,芯片U2的引脚6与排阻P2的引脚NET5连接,芯片U2的引脚7与排阻P2的引脚NET6连接,芯片U2的引脚8与排阻P2的引脚NET7连接,芯片U2的引脚9与排阻P2的引脚NET8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芯片U1的引脚19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排孔Pai<sub>k</sub>的接孔i<sub>km</sub>(m=1, k=f) 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芯片U1的引脚18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排孔Pai<sub>k</sub>的接孔i<sub>km</sub>(m=2, k=f) 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芯片U1的引脚17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排孔Pai<sub>k</sub>的接孔i<sub>km</sub>(m=3, k=f) 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芯片U1的引脚16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排孔Pai<sub>k</sub>的接孔i<sub>km</sub>(m=4, k=f) 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芯片U1的引脚15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排孔Pai<sub>k</sub>的接孔i<sub>km</sub>(m=5, k=f) 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芯片U1的引脚14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排孔Pai<sub>k</sub>的接孔i<sub>km</sub>(m=6, k=f) 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芯片U1的引脚13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排孔Pai<sub>k</sub>的接孔i<sub>km</sub>(m=7, k=f) 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芯片U1的引脚12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排孔Pai<sub>k</sub>的接孔i<sub>km</sub>(m=8, k=f) 连接;所述开关放大单元设置有八个结构相同的分开关放大单元w,w=1、2、3、……、N‑1、N;任意一个分开关放大单元w设置有电阻R0和三极管Q,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的基极与电阻R0的一端连接,电阻R0另一端与排阻P1的引脚weiw连接,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导线C<sub> s</sub>连接,s=w。
地址 524088 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东广东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