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锡黄铜带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锡黄铜带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铜合金的技术领域,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铜73-77%、锡0.5-1.5%、铁≤0.3%、镍≤0.3%、铅≤0.01%,余量为锌。本发明锡黄铜带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800MPa以上,屈服强度可以达到760MPa以上,且导电率达到25%AICS左右,且价格同比C5210低2万元左右。完全满足电气、电子零部件用材料所需的高抗拉强度、高屈服强度、高弹性,优良的导电率、耐应力松弛性、耐应力腐蚀开裂性,及低价格等优良特性。
申请公布号 CN103602852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6.17
申请号 CN201310551951.3 申请日期 2013.11.08
申请人 浙江八达铜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钱高祥;张舟逸
分类号 C22C9/04(2006.01)I;C22C1/02(2006.01)I;C22F1/08(2006.01)I;C21D8/04(2006.01)I 主分类号 C22C9/04(2006.01)I
代理机构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代理人 张谦
主权项 一种锡黄铜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的选取:原料由镀锡黄铜角料、电解铜、H70黄铜边角料、锡条组成,其中,电解铜、锡条的二者重量和占原料总重量的10‑50%,余量为H70黄铜边角料和镀锡黄铜角料;(2)熔炼;(3)水平连铸;(4)铣面;(5)绕卷;(6)第一次退火;(7)粗轧;(8)第二次退火;(9)中间轧制;(10)第三次退火;(11)中间轧制;(12)酸洗剪边;(13)第四次退火;(14)酸洗;(15)精轧;(16)第五次退火;(17)酸洗;(18)精轧;(19)第六次退火;(20)酸洗;(21)成品轧制;(22)拉弯矫;(23)第七次退火;(24)成品酸洗钝化处理;(25)成品剪切、检验、包装入库;    所述步骤(1)中,电解铜、H70黄铜边角料、锡条之间的重量比为50:55:1;所述步骤(2)中,熔化炉转炉温度1150‑1220℃;所述步骤(3)中,保温炉拉铸控制温度1050‑1110℃,保温炉液面高度差控制在小于20厘米,铸坯端面的温度差控制在50℃以下;    所述步骤(4)中,上下面各铣掉0.7‑0.8mm;所述步骤(6)的退火温度为670‑690℃、保温时间为7‑9小时;步骤(8)的退火温度为560℃、保温时间为5.5小时;步骤(10)的退火温度为480℃、保温时间为5小时;步骤(13)的退火温度为460℃、保温时间为5小时;步骤(16)的退火温度为450℃、保温时间为5小时;步骤(19)的退火温度为400℃、保温时间为5小时;步骤(23)的退火温度为200—245℃、保温时间为4小时;    通过上述制造方法所得到的锡黄铜带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铜73‑77%、锡0.5‑1.5%、铁≤0.3%、镍≤0.3%、铅≤0.01%,余量为锌。
地址 312025 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钱清镇浙江八达铜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