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柯西分布的稀疏脉冲反演方法
摘要 一种基于柯西分布的稀疏脉冲反演方法,拾取得到层位数据,校正并内插和平滑;根据叠后地震数据、层位数据和已知的钻井分层数据,把深度域的声波时差曲线和密度曲线标定为时间域的曲线,生成波阻抗曲线,并在井旁地震道上提取地震子波;利用层位数据和时间域波阻抗曲线,生成初始波阻抗模型;对地震数据和子波数据分别进行归一化,反演得到道反射系数序列,推导得到波阻抗与反射系数的关系,最终得到反演的波阻抗剖面。本发明反演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好,能够正确反映岩层的物理特征,不易出现假象且运算效率高。
申请公布号 CN104280767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1.14
申请号 CN201310292088.4 申请日期 2013.07.12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赵剑;万忠宏;王增波;白雪莲;陈亚军;陈茂山;贾继军;崔京彬
分类号 G01V1/28(2006.01)I 主分类号 G01V1/28(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代理人 刘天语;石筱岩
主权项 一种基于柯西分布的叠后波阻抗反演方法,特点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采用常规的地震勘探方法采集地震数据,对地震数据进行常规处理得到叠后地震数据;2)对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层位拾取得到层位数据,对确定的目的层层位进行检验和校正以及内插和平滑;3)采用常规的测井方法得到测井数据,得到测井声波时差曲线和密度曲线;4)根据叠后地震数据、层位数据和已知的钻井分层数据,把深度域的声波时差曲线和密度曲线标定为时间域的曲线,同时生成井中的时间域波阻抗曲线,并在井旁地震道上提取地震子波;5)利用步骤2)的层位数据和步骤4)得到的时间域波阻抗曲线,生成初始波阻抗模型;6)对地震数据和步骤4)得到的子波数据分别进行归一化,归一到范围[‑1,1]之间;7)把步骤1)读入的一道地震数据、步骤5)生成的初始波阻抗模型的一道数据和步骤4)提取的子波数据,代入以下公式中,通过反演得到该道的反射系数序列:r=(G<sup>T</sup>G+μQ+ρC<sup>T</sup>C)<sup>‑1</sup>(G<sup>T</sup>d+ρC<sup>T</sup>ξ)   (1)其中d=[d<sub>1</sub>,d<sub>2</sub>,...,d<sub>N</sub>]<sup>T</sup>是叠后地震数据,N为地震数据的总采样点数;r=[r<sub>1</sub>,r<sub>2</sub>,...,r<sub>N</sub>]<sup>T</sup>是反射系数序列;G是N×N维子波褶积矩阵,上角标T代表矩阵的转置;μ是稀疏约束因子,控制反射系数的稀疏程度;矩阵Q的对角元素为:<img file="FDA00003502496400021.GIF" wi="423" he="143" />Q<sub>nn</sub>表示矩阵Q的第n行第n列元素的值,n为Q矩阵的行列号,矩阵Q除对角元素外其余元素均为零,σ<sub>r</sub>代表噪声的标准方差,R<sub>n</sub>是由初始波阻抗模型计算得到的第n个采样点位置处的初始反射系数;ρ为模型约束因子,控制反演结果对初始模型的依赖程度;C为积分算子矩阵,其离散形式表示为:<img file="FDA00003502496400022.GIF" wi="478" he="306" />公式(1)中上角标‑1为对矩阵求逆;<img file="FDA00003502496400023.GIF" wi="384" he="142" />为第n个采样点处的相对波阻抗值,I<sub>0</sub>为反演时窗内第一个采样点对应的初始波阻抗值,I<sub>n</sub>为反演时窗内第n个采样点处的初始波阻抗值,ln为自然对数符号,r<sub>i</sub>为反演时窗内第i个采样点的反射系数值,<img file="FDA00003502496400024.GIF" wi="107" he="135" />表示对从第1个采样点到第n个采样点的r<sub>i</sub>进行求和计算;8)通过步骤7)中第n个采样点处的相对波阻抗<img file="FDA00003502496400025.GIF" wi="375" he="144" />的定义,通过推导得到波阻抗与反射系数的关系:<maths num="0001" id="cmaths0001"><math><![CDATA[<mrow><msub><mi>I</mi><mi>n</mi></msub><mo>=</mo><msub><mi>I</mi><mn>0</mn></msub><msup><mi>e</mi><mrow><mn>2</mn><munderover><mi>&Sigma;</mi><mrow><mi>i</mi><mo>=</mo><mn>1</mn></mrow><mi>n</mi></munderover><msub><mi>r</mi><mi>i</mi></msub></mrow></msup><mo>-</mo><mo>-</mo><mo>-</mo><mrow><mo>(</mo><mn>2</mn><mo>)</mo></mrow></mrow>]]></math><img file="FDA00003502496400026.GIF" wi="898" he="134" /></maths>其中:I<sub>n</sub>为反演时窗内第n个采样点的波阻抗值,I<sub>0</sub>为反演时窗内第一个采样点对应的初始波阻抗值,r<sub>i</sub>为步骤7)中反演得到的第i个采样点反射系数值,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img file="FDA00003502496400027.GIF" wi="108" he="135" />表示对从第1个采样点到第n个采样点的r<sub>i</sub>进行求和计算;通过公式(2)将步骤7)反演得到的一道的反射系数系列转换为波阻抗序列,得到该道的波阻抗反演结果;9)对所有的地震道重复步骤7)至8)过程,得到所有道的波阻抗反演结果。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