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无标记电化学发光肿瘤标志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标记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中的应用,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和生物传感器领域。本发明利用新型微纳米材料NH<sub>4</sub>CoPO<sub>4</sub>作为基底,使得鲁米诺–过氧化氢发光体系的发光稳定性大大增强,同时利用棒状的金@银核壳纳米粒子作为生物模拟酶催化发光体系,从而制备了一种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制备简单的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无标记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 
申请公布号 CN10415544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11.19
申请号 CN201410332908.2 申请日期 2014.07.14
申请人 济南大学 发明人 张勇;李建修;魏琴;马洪敏;杜斌
分类号 G01N33/574(2006.01)I 主分类号 G01N33/574(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无标记电化学发光肿瘤标志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1)金 @ 银核壳纳米棒 – 鲁米诺 – 壳聚糖复合材料(Au@AgNRs‑Lum‑Chi)的制备将20mL金纳米棒溶胶(AuNRs)和20mL 0.05~0.2 mol/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混合,在30~45℃下搅拌,并顺序加入3~6 mL 0.1 mol/L的 L‑抗坏血酸(AA)溶液、0.5~1 mL 0.05 mol/L的硝酸银(AgNO<sub>3</sub>)溶液和 3~6 mL 0.1 mol/L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停止搅拌,静置1~3h,离心分离,将产品重新分散到20mL 水中,得到金 @ 银核壳纳米棒溶胶(Au@AgNRs);将3~5 mL的Au@AgNRs和 3~5 mL 1×10<sup>‑3</sup> mol/L的鲁米诺(Lum)溶液混合,搅拌1~3h,离心分离,将产品重新分散到5mL质量分数为0.3 ~ 0.7 %的壳聚糖(CHi)溶液中,得到Au@AgNRs‑Lum‑Chi溶液;所述的AuNRs是20~40nm长的棒状金纳米粒子的水溶液;所述的Chi溶液是将Chi纯品加入到体积分数为1% 的醋酸中制备而成;(2)磷酸钴铵片状材料(NH<sub>4</sub>CoPO<sub>4</sub>)的制备在40mL水中加入2.0~4.0 g铵盐和0.15~0.25 g磷酸盐,完全溶解后,加入0.15~0.25 g氯化钴,在30~45℃下搅拌10~14h,离心分离,将产品置于50℃下干燥,即得到NH<sub>4</sub>CoPO<sub>4</sub>;所述的铵盐选自下列之一:氯化铵、溴化铵、磷酸铵、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所述的磷酸盐选自下列之一:磷酸铵、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3)无标记电化学发光肿瘤标志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1)对工作电极进行预处理:将直径4 mm的玻碳电极依次用1.0、3.0和0.05 µm的三氧化二铝抛光粉抛光处理,依次用乙醇和超纯水进行超声清洗;2)在1)中得到的电极表面滴加5~10 µL 1~5 mg/mL的NH<sub>4</sub>CoPO<sub>4</sub>水溶液,室温下自然晾干; 3)在2)中得到的电极表面滴加5~10 µL的Au@AgNRs‑Lum‑Chi溶液,4 ℃ 冰箱中保存晾干,超纯水清洗,晾干成膜,4 ℃保存;4)在3)中得到的电极表面滴加5~8 µL 10 µg/mL的肿瘤标志物抗体溶液,4 ℃ 冰箱中保存晾干;5)在4)中得到的电极表面滴加4~6 µL 100 µg/mL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4 ℃ 冰箱中保存晾干,超纯水清洗,晾干成膜,4 ℃保存,制得无标记电化学发光肿瘤标志物免疫传感器。
地址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济微路106号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