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白木乌桕茎段快速诱导再生植株的方法
摘要 一种白木乌桕茎段快速诱导再生植株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外植体培养、外植体处理、不定芽诱导、不定芽继代增殖、不定芽生根、整床及基质配制、驯化移栽方法。本发明用自配的营养液对白木乌桕枝条进行水培复幼,可获得新的嫩枝作为外植体,并通过磁力搅拌的消毒方法,可将外植体污染率控制在5%以内,较常规处理方法降低了15%。本发明一种白木乌桕嫩枝茎段快速诱导植株的方法生产周期短,出苗迅速整齐,生产成本低,操作流程简单,白木乌桕外植体污染率低于5%,不定芽诱导率达85%以上,增殖系数达8.0,玻璃化率降低5.5%,不定芽生根率达95%,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能有效满足白木乌桕大规模生产的需求,有利于推广白木乌桕种植产业。
申请公布号 CN10413777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11.12
申请号 CN201410378902.9 申请日期 2014.08.04
申请人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发明人 高柱;王小玲;刘腾云;余发新;幸学俊
分类号 A01H4/00(2006.01)I;A01G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H4/00(2006.01)I
代理机构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代理人 姚伯川
主权项 一种白木乌桕茎段快速诱导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外植体培养、外植体处理、不定芽诱导、不定芽继代增殖、不定芽生根、整床及基质配制、驯化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为:(1)2月中上旬,在树液开始流动,但芽尚未萌动时,在苗圃地里选取2~4年生的白木乌桕优良母株,剪取健康枝条,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在白天培养温度(27±2)℃、夜间培养温度(23±2)℃,光照强度2000 Lx,光照12 h/d的培养室进行营养液水培复幼;每3天更换一次营养液,约15天后用新长出的嫩枝作为外植体;(2)将步骤(1)的嫩枝先剪去新叶,保留叶柄0.1~0.2 mm,再剪成5~8 cm茎段,放入流水中冲洗30 min;在无菌条件下,用0.1% HgCl<sub>2</sub>磁力搅拌5 min,无菌水磁力搅拌5次,每次2 min;然后将消毒后的茎段再切割成1~2 cm带1个腋芽的茎段作为接种外植体,其中接种外植体形态学上端为平切,下端为45度斜切;(3)将接种外植体垂直插入诱导分化培养基WPM + 6‑BA 1.2 mg/L + NAA 0.15 mg/L + 硝酸银2.0 mg/L,培养基内加白糖4.5%以及0.7%琼脂,pH为5.8;接种后先暗培养5天,然后转入光照培养25~30天,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25±2)℃,每天光照时间13小时,光强为2000~2500 Lx,产生不定芽;(4)将产生的不定芽切下后转接到增殖与继代培养基WPM + 6‑BA 1.2 mg/L + KT 0.25 mg/L + GA<sub>3</sub> 0.5 mg/L,使用透气封口膜封口,培养基内添加白糖5.5%以及0.75%琼脂,pH为5.8,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25±2)℃,每天光照时间13小时,光强为2000~2500 Lx,培养30~35 天,增殖出原来6~8倍的不定芽;(5)把转接后获得的大于2 cm高的不定芽切下转至生根培养基½MS + NAA 0.8 mg/L + IBA 0.2 mg/L + Critric acid 80 mg/L,培养基内添加白糖5.5%以及0.75%琼脂,pH为5.8,此期间内培养室温度需为(25±2)℃,每天光照时间15小时,光强为4000~5000 Lx,得到生根苗;(6)移栽基质配制方法是将移栽床面整平踏实后,床宽80 cm,沟面宽30 cm,深10 cm,用3%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后,将口径为6 cm、高度10 cm的有底蜂窝育苗容器铺在床面上,装入混合基质;(7)将生根苗先在室温中度过7天,再打开瓶盖度过3天后,冲洗干净根部培养基;放入0.02 mg/L NAA溶液中浸泡1 min后,移栽入混合基质中;采用沟焖灌,水深超过沟面至1.5 cm以内,并用竹片拱支透光率为45%的遮阳网遮盖20天,获得健康植株。
地址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昌东大道7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