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低压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在分析谐波谐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无功补偿控制器控制策略。在常规控制量(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等)之外,增加了额外控制量—谐振频率。在技术实现上,巧妙利用电容器切换测量系统侧谐波阻抗,进一步计算出不同电容器容量所对应的谐振频率,以此来控制无功电容器投入的组数,此方法从根本上避免了投入并联电容器所引起的谐振,即使不采取额外的措施,也可有效防止电容器因由谐振引起过电压或过电流而烧毁。算法简单,无需改变传统控制器的硬件电路和连线方式,可很容易移植到现有的无功补偿控制器中;系统各次谐波阻抗每切换一次电容器组都会更新,不受运行方式改变的影响。
申请公布号 CN102646988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10.15
申请号 CN201210115057.7 申请日期 2012.04.19
申请人 上海电力学院 发明人 林顺富;刘庆强;崔龙龙
分类号 H02J3/18(2006.01)I 主分类号 H02J3/18(2006.01)I
代理机构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吴宝根
主权项 一种低压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1)无功补偿控制器初始化后,监测配电系统输出端、电容器接入点变压器侧的电压和电流信号;2)投入一组电容器,并同步记录电容器切换前后的电压和电流,切换前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设为v<sub>pre</sub>(t)和i<sub>pre</sub>(t),切换后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记为v<sub>post</sub>(t)和i<sub>post</sub>(t),对录得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傅里叶变换,可得到各次谐波电压和电流的各次谐波分量,记为V<sub>pre‑h</sub>,I<sub>pre‑h</sub>,V<sub>post‑h</sub>和I<sub>post‑h</sub>,并利用式<img file="FDA0000529834330000011.GIF" wi="586" he="202" />计算出各次谐波系统阻抗Z<sub>S‑h</sub>;3)监测变压器侧电压和电流信号,计算功率因数PF;4)判别功率因数PF;5)如果当功率因数PF大于设定的最大门限时,切除一定的电容器,使工作电容器所对应的功率因数PF和谐振频率h<sub>R</sub>和系统典型谐波频率h<sub>C</sub>分别满足式PF<sub>min</sub>&lt;PF&lt;PF<sub>max</sub>和|h<sub>R</sub>‑h<sub>C</sub>|&gt;0.2,原则是在满足式|h<sub>R</sub>‑h<sub>C</sub>|&gt;0.2的情况下,选取较大的功率因数,其中PF<sub>min</sub>和PF<sub>max</sub>分别为设定的功率因数的最小和最大门限;6)在切除电容器同时,记录切除前后的电压和电流,利用式Z<sub>S‑h</sub>=(V<sub>pre‑h</sub>‑V<sub>post‑h</sub>)/(I<sub>pre‑h</sub>‑I<sub>post‑h</sub>)更新系统侧各次谐波阻抗Z<sub>S‑h</sub>,然后返回步骤3);7)如果当功率因数小于设定的最小门限时:投入一定的电容器,使工作电容器所对应的功率因数PF和谐振频率h<sub>R</sub>分别满足式PF<sub>min</sub>&lt;PF&lt;PF<sub>max</sub>和|h<sub>R</sub>‑h<sub>C</sub>|&gt;0.2,原则是在满足式|h<sub>R</sub>‑h<sub>C</sub>|&gt;0.2的情况下,选取较大的功率因数;8)在投入电容器组时,记录投入前后的电压和电流信号,并进行傅里叶变换,利用式<img file="FDA0000529834330000012.GIF" wi="594" he="202" />更新系统侧各次谐波阻抗Z<sub>S‑h</sub>,然后返回步骤3);9)当功率因数PF介于最小和最大门限之间时:电容器不做切换操作,直接返回步骤3)。
地址 200090 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2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