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利用双频雷达探测地下冰层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双频雷达探测火星地下冰层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雷达回波信号强度、延时等特性的分析,获取火星表面覆盖层厚度以及火星地下是否存在冰层,以及冰层的厚度等信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子测量技术准确性和可靠性更高。
申请公布号 CN103605166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9.24
申请号 CN201310556258.5 申请日期 2013.11.1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发明人 方广有;刘小军;赵博;纪奕才;张锋;稂时楠
分类号 G01V3/12(2006.01)I;G01B15/02(2006.01)I 主分类号 G01V3/12(2006.01)I
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曹玲柱
主权项 一种利用双频雷达探测火星地下冰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通过发射天线向火星表面发射周期性的双频雷达信号,其中,发射天线距离被测表面的高度为R,双频雷达信号的设置如下:发射功率为P<sub>T</sub>,第一频率为f<sub>1</sub>、第二频率为f<sub>2</sub>,收发天线增益为G;步骤B,由接收天线接收由火星表面返回的所述双频雷达信号的回波信号,由该回波信号中提取以下参数:对于第一频率f<sub>1</sub>雷达信号的回波:由第一个回波提取雷达表面回波功率P<sub>1</sub>;由第二个回波提取雷达次表面回波信号幅度P<sub>2f1</sub>,功率P<sub>2</sub>以及雷达波在火星表面覆盖层中的传播延时τ<sub>D1</sub>;由第三个回波提取雷达回波信号幅度P<sub>3f1</sub>以及雷达波在火星次表层中的传播延时τ<sub>D2</sub>;对于第二频率f<sub>2</sub>的回波:由第二个回波提取雷达次表面回波信号幅度P<sub>2f2</sub>;由第三个回波提取雷达回波信号幅度P<sub>3f2</sub>;步骤C,根据雷达表面回波功率P<sub>1</sub>,求得雷达波在火星表面产生的反射系数R<sub>01</sub>;步骤D,根据雷达波在火星表面产生的反射系数R<sub>01</sub>,求得火星表面覆盖层介质相对介电常数ε<sub>r1</sub>;步骤E,根据第一频率f<sub>1</sub>、第二频率f<sub>2</sub>、第一频率f<sub>1</sub>的雷达次表面回波信号幅度P<sub>2f1</sub>、第二频率f<sub>2</sub>的雷达次表面回波信号幅度P<sub>2f2</sub>、雷达波在火星表面覆盖层中的传播延时τ<sub>D1</sub>以及火星表面覆盖层介质相对介电常数ε<sub>r1</sub>,求得雷达波在火星表面覆盖层传播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sub>1</sub>及火星表面覆盖层厚度Z<sub>1</sub>;步骤F,根据双频雷达信号的发射功率为P<sub>T</sub>、收发天线增益为G、雷达波在火星表面产生的反射系数R<sub>01</sub>、火星表面覆盖层介质相对介电常数ε<sub>r1</sub>、雷达波在火星表面覆盖层传播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sub>1</sub>、火星表面覆盖层厚度Z<sub>1</sub>、第一频率f<sub>1</sub>的雷达次表面回波信号功率P<sub>2</sub>以及雷达波在火星表面覆盖层传播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sub>1</sub>,求得雷达波在火星次表面产生的反射系数R<sub>12</sub>;步骤G,根据雷达波在火星表面产生的反射系数R<sub>01</sub>和雷达波在火星次表面产生的反射系数R<sub>12</sub>,求得火星次表层介质相对介电常数ε<sub>r2</sub>;根据第一频率f<sub>1</sub>的第三个回波的雷达回波信号幅度P<sub>3f1</sub>、第一频率f<sub>1</sub>雷达波在火星次表层中的传播延时τ<sub>D2</sub>以及第二频率f<sub>2</sub>的第三个回波取雷达回波信号幅度P<sub>3f2</sub>,求得雷达波在次表层传播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sub>2</sub>;步骤H,根据雷达波在次表层传播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sub>2</sub>,火星次表层介质相对介电常数ε<sub>r2</sub>,第一频率f<sub>1</sub>,计算出火星次表层介质中电磁波的衰减常数α,如果衰减常数α介于10dB/km至20dB/km之间,则判断火星上存在冰层;否则,则判断火星上不存在冰层。
地址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