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新旧沥青接触面的最佳拉毛工艺参数确定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机打毛沥青混凝土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新旧沥青接触面的最佳拉毛工艺参数确定方法,本试验方法采用等间距、等深度、等槽宽的刀片切割磨削沥青混凝土板,在单层车辙板开设深度为0、3mm、6mm、10mm,拉毛槽宽2mm、5mm、9mm、13mm,拉毛间距8mm、12mm、16mm的沟槽,然后在其上摊铺沥青面板,得到双层车辙板,在室内对双层车辙板进行抗剪切性能试验和抗拉拔性能试验,经过本试验方法得到的双层车辙板上形成若干沟槽,在增加粘结层构造深度的同时,沟槽的出现还能够使得新摊铺的沥青面板更好的嵌入单层车辙板内,形成齿轮效应,以此提高接触面的抗剪性能和抗拉性能。
申请公布号 CN104048877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9.17
申请号 CN201410243071.4 申请日期 2014.06.03
申请人 长安大学 发明人 惠冰;周博闻;丁梦华;燕姣;郭鑫鑫;李甜甜;王雪
分类号 G01N3/08(2006.01)I;G01N3/24(2006.01)I 主分类号 G01N3/08(2006.01)I
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徐文权
主权项 一种新旧沥青接触面的最佳拉毛工艺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标号为70的基质沥青,按照油118.9kg/m<sup>3</sup>,矿粉148.7kg/m<sup>3</sup>,0‑2.36mm粒径细集料594.4kg/m<sup>3</sup>,2.36‑4.75mm粒径粗集料569.6kg/m<sup>3</sup>,4.75‑9.5mm粒径粗集料693.49kg/m<sup>3</sup>,9.5‑19mm粒径粗集料470.58kg/m<sup>3</sup>的配合比配制,均匀拌和后倾倒入车辙板模具中成型,得到若干组单层车辙板;(2)取N组单层车辙板,在各个单层车辙板上开设若干沟槽,每个单层车辙板上沟槽的拉毛深度不同,且每个沟槽的拉毛槽宽及相邻沟槽的拉毛间距相同,开设完沟槽后清洗各个单层车辙板表面灰浆,即得到N组室内拉毛单层车辙板;(3)在步骤(2)得到的N组室内拉毛单层车辙板上摊铺沥青面板,得到N组双层车辙板;(4)在步骤(3)得到的每个双层车辙板上钻取芯样作为平行试件;(5)对步骤(4)得到的平行试件进行抗拉拔性能试验和抗剪切性能试验,测得各个双层车辙板具体的拉拔应力值、剪切应力值;(6)对比不同拉毛深度下各个双层车辙板的拉拔应力值、剪切应力值,得到最优的拉毛深度值;(7)取M组单层车辙板,在各个单层车辙板上开设若干沟槽,每个单层车辙板上沟槽的拉毛槽宽不同,相邻沟槽的拉毛间距和拉毛深度相同、沟槽的拉毛深度为步骤6)得到的最优的拉毛深度值,清洗各个单层车辙板表面灰浆,即得到M组室内拉毛单层车辙板,在得到M组室内单层车辙板上摊铺沥青面板得到M组双层车辙板;在每个双层车辙板上钻取芯样作为平行试件;对得到的平行试件进行抗拉拔性能试验和抗剪切性能试验,测得各个双层车辙板具体的拉拔应力值、剪切应力值,对比不同拉毛槽宽下各个双层车辙板的拉拔应力值、剪切应力值,得到最优的拉毛槽宽值;(8)取X组单层车辙板,在各个单层车辙板上开设若干沟槽,每个单层车辙板上沟槽的拉毛槽宽、拉毛深度均相同,相邻沟槽的拉毛间距不同,其中拉毛槽宽为步骤7)得到的最优的拉毛槽宽值,拉毛深度为步骤6)得到的最优的拉毛深度值,清洗各个单层车辙板表面灰浆,即得到X组室内拉毛单层车辙板,在得到的X组室内拉毛单层车辙板上摊铺沥青面板,得到X组双层车辙板;在每个双层车辙板上钻取芯样作为平行试件;对得到的平行试件进行抗拉拔性能试验和抗剪切性能试验,测得各个双层车辙板具体的拉拔应力值、剪切应力值,对比不同拉毛间距下各个双层车辙板的拉拔应力值、剪切应力值,得到最优的拉毛间距值。
地址 710064 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中段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