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用于城镇污水处理的全悬浮活性污泥法一体化处理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城镇污水处理的全悬浮活性污泥法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圆形的二沉池,其外周分别环绕设有二沉池浮渣井、细格栅进水渠、沉砂池、二沉池污泥井、厌氧池和好氧池,形成圆环状的池体,厌氧池和好氧池的内环池壁底部分别设有推流混合搅拌器,好氧池底部设有曝气装置,顺流污水依靠压力差从池壁间的预留孔洞流入另一池内,最后的好氧池出水进入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本发明通过污水处理装置的优化组合,节省了大量的占地面积及连接管道,也降低了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确保活性污泥在完全悬浮、控制曝气在低溶解氧条件下进行生化反应,生化过程电耗低,处理效率高,由于池与池相连,一桥相通,管理十分方便。
申请公布号 CN10392254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7.16
申请号 CN201410144612.8 申请日期 2014.04.11
申请人 安徽亚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孟庆凡;彭锋;俞晓春;沈桂珍;孟亚珉
分类号 C02F9/14(2006.01)I;C02F3/30(2006.01)N 主分类号 C02F9/14(2006.01)I
代理机构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代理人 奚华保
主权项 用于城镇污水处理的全悬浮活性污泥法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圆形的二沉池(7),二沉池(7)内设有刮渣刮泥机(74)、浮渣排放斗(77)、集泥坑,二沉池(7)的内周设有出水浮渣挡板(76),二沉池(7)内壁上部设有出水环槽(75),出水环槽(75)与二沉池出水管(7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7)的外周分别环绕设有二沉池浮渣井(8)、细格栅进水渠(2)、沉砂池(3)、二沉池污泥井(4)、厌氧池(5)和好氧池(6),所述二沉池浮渣井(8)、细格栅进水渠(2)、沉砂池(3)、二沉池污泥井(4)、厌氧池(5)和好氧池(6)形成圆环状的池体;所述浮渣排放斗(77)通过设在二沉池(7)内的第一排浮渣管(78)与二沉池浮渣井(8)连通,所述集泥坑通过设在二沉池(7)底部的第一排泥管(79)与二沉池污泥井(4)连通;所述细格栅进水渠(2)的外环池壁处连通设有进水管(1),细格栅进水渠(2)内设有细格栅(21),细格栅进水渠(2)底部设有细格栅出水口(22),所述细格栅出水口(22)与设在沉砂池(3)下部的沉砂池进水管(31)连通;沉砂池(3)上部设有沉砂池出水管(33),所述沉砂池出水管(33)与设在厌氧池(5)首端上部的厌氧池进水渠(51)连通;所述二沉池污泥井(4)内设有污泥泵(41),所述污泥泵(41)通过污泥回流管(43)与厌氧池进水渠(51)连通;所述厌氧池(5)的末端与好氧池(6)的首端之间通过第一隔墙(53)连接,所述第一隔墙(53)的上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过泥水孔洞(54);所述好氧池(6)内均布设有第二隔墙(61)和第三隔墙(62),将好氧池(6)分割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隔墙(61)的上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二过泥水孔洞(63),所述第三隔墙(62)的上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三过泥水孔洞(64);所述好氧池(6)的末端上部设有出泥水槽(65),所述出泥水槽(65)与二沉池进水管(71)连通; 所述厌氧池(5)内环池壁底部设有第一推流混合搅拌器(52),所述好氧池(6)内环池壁底部在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均设有第二推流混合搅拌器(66),所述好氧池(6)底部设有曝气装置(67)。
地址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科学大道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