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废水处理方法、系统及污染物降解活性测定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活性污泥处理微生物群的活性降低的现象并大幅提高其处理能力以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使剩余污泥减量化的方法。本发明的废水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对原水(1a)进行活性污泥处理时,实施第一污泥返送工序(Va),该第一污泥返送工序(Va)是将在带曝气和搅拌的第一剩余污泥槽或污泥贮留槽(12a)中进行了曝气和搅拌的污泥返送至处理槽、分批槽或厌氧槽的工序和/或将在带曝气和搅拌的第二剩余污泥槽或浓缩污泥贮留槽(13a)中进行了曝气和搅拌的污泥返送至处理槽、分批槽或厌氧槽的工序,并且在将返送该污泥的处理槽中、分批槽中或厌氧槽中的芽孢杆菌属细菌数维持在2.0×10<sup>5</sup>~22.5×10<sup>5</sup>cfu/mL的同时进行活性污泥处理。藉此,具有如下所述的极优良的效果:能处理的废水量的大幅增加、剩余污泥的产生量的令人震惊的减量化、悬浮物质〔SS〕的除去率的显著增大、经曝气和贮藏的剩余污泥的离心分离所需的电量的大幅削减、排放水的水质的大幅提高、处理设备周边的恶臭产生的大幅减少。
申请公布号 CN102858695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6.18
申请号 CN201180020900.7 申请日期 2011.04.25
申请人 入江镣三 发明人 入江镣三
分类号 C02F3/12(2006.01)I;C02F3/00(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3/12(2006.01)I
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冯雅
主权项 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至少包括下述工序(1)~(5)的活性污泥法进行废水处理时,在污泥贮留槽(30)和/或浓缩污泥贮留槽(50)中至少安装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中的曝气装置,配置成带装置的污泥贮留槽(30)和/或带装置的浓缩污泥贮留槽(50),实施下述污泥返送(I)和(II);工序(1):在向具有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曝气槽(10)中添加了种菌群(2)的状态下,使生物化学需氧量〔BOD〕为80mg/L以上的污水或废液(1)流入,进行曝气和搅拌,从而得到搅拌处理液(11)的曝气工序;工序(2):使工序(1)中得到的搅拌处理液(11)流入污泥沉淀槽(20),通过静置分离成上清液(21)和沉淀污泥(22)后,将该上清液(21)作为排放水(23)排放至体系外的分离工序;工序(3):将工序(2)中得到的沉淀污泥(22)取出,将沉淀污泥(22)贮留于污泥贮留槽(30),将其一部分返送至所述曝气槽(10)的贮留返送工序;工序(4):将工序(3)中得到的贮留污泥在污泥浓缩槽(40)和/或离心浓缩机(60)中浓缩的浓缩工序;以及工序(5):将工序(4)中得到的浓缩污泥贮留于浓缩污泥贮留槽(50),将其一部分搬出至体系外的贮留搬出工序;污泥返送(I):在所述带装置的污泥贮留槽(30)中进行曝气或进行曝气和搅拌,将由此得到的搅拌处理贮留污泥(31)取出,返送至所述曝气槽(10);和污泥返送(II):在所述带装置的浓缩污泥贮留槽(50)中进行曝气或进行曝气和搅拌,将由此得到的搅拌处理浓缩贮留污泥(51)取出,返送至所述带装置的污泥贮留槽(30)或者所述曝气槽(10)和所述带装置的污泥贮留槽(30);向所述曝气槽(10)、所述带装置的污泥贮留槽(30)和所述带装置的浓缩污泥贮留槽(50)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槽中添加污泥凝聚剂和营养剂,并且将添加有所述污泥凝聚剂和所述营养剂的槽中的芽孢杆菌属的细菌数保持在2.0×10<sup>5</sup>~111×10<sup>5</sup>cfu/mL的同时进行废水处理。
地址 日本长野县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