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完全自回流井式AAO污水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完全自回流井式AAO污水处理方法。设置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井体和二次沉淀池;井体包括井筒和互逆曝气系统,井筒外壁为防渗墙,井筒内部用隔板分两侧,一侧厌氧区,顶部设进水管,井筒底部为设有重力排泥管的中间沉淀区;另一侧互逆曝气系统,包括向上曝气头、向下曝气头和曝气装置,以上曝气头为界分为缺氧区和好氧区;井筒上部外围设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孔和出水孔,二次沉淀池外围设有溢水堰和集水槽,集水槽底部设置出水管,二次沉淀池底部设置排泥管;污水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先后经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再进入二次沉淀池,通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作用,处理完水。本发明方法具有高效、环保、节能和成本低的优点。
申请公布号 CN103214150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6.04
申请号 CN201310152155.2 申请日期 2013.04.27
申请人 桂林理工大学 发明人 张庆军;张学洪;徐铭泽;游少鸿;林华;刘杰;李艳红;唐沈
分类号 C02F9/14(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9/14(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设置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井体和二次沉淀池;井体包括井筒和互逆曝气系统,井筒外壁为防渗墙,井筒内部空间用隔板分成空间比例为1:4的两侧,空间比例为1的一侧为厌氧区,厌氧区顶部设进水管,井筒底部为中间沉淀区,中间沉淀区设有重力排泥管;空间比例为4的一侧安装互逆曝气系统,互逆曝气系统包括向上曝气头、向下曝气头和曝气装置,向上曝气头以下的部分为缺氧区,向上曝气头以上的部分为好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的体积比为1:1:3;井筒上部外围设有二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与厌氧区接触区设有污泥回流孔,二次沉淀池与好氧区接触区设有出水孔,二次沉淀池外围设有集水槽,二次沉淀池与集水槽间设置溢水堰,集水槽底部设置出水管,二次沉淀池底部设置排泥管;(2)污水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厌氧区,经过厌氧区的稀释、活性污泥有机吸附和反硝化碳源消耗,污水原水的总有机碳即TOC在厌氧区达到较高去除率,同时减轻后续反硝化‑硝化系统中NO<sub>2</sub>‑N的积累,提高了可生化性;(3)经步骤(2)厌氧处理后的污水混合液经井筒底部的中间沉淀区依次通过缺氧区和好氧区,在好氧区中向上曝气头和向下曝气头进行互逆曝气,污水混合液在曝气作用下在好氧区中充氧并发生混掺,好氧区中的聚磷菌分解体内贮存的聚羟基脂肪酸即PHA释放能量,并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溶解性磷,同时从好氧区回流的污水混合液在缺氧区完成反硝化,即兼性厌氧反硝化菌在缺氧环境下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在过量吸磷的同时实现反硝化脱氮,进而强化脱氮除磷效果,并进一步去除污水混合液中的TOC;所述向上曝气头和向下曝气头可分别进行气量调节,进而控制混合液回流量的大小;(4)经步骤(3)缺氧和好氧反应后的污水混合液通过出水孔进入二次沉淀池,在二次沉淀池中完成泥水分离后,污泥较重,部分污泥经过污泥回流孔被压入厌氧区,再进入中间沉淀区,进而实现污泥的自回流,中间沉淀区中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经过重力排泥管排出;二次沉池内剩余污泥经过排泥管排出,处理后的水经过溢水堰进入集水槽,最终通过出水管排出,即实现混合液和污泥的自回流,并完成污水处理。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建干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