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建立版纳甜龙竹芽尖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
摘要 一种版纳甜龙竹芽尖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按如下五个步骤进行:一是侧芽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二是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三是幼苗的分化培养,四是幼苗的生根培养,五是再生植株的炼苗和移栽。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竹子的侧芽芽尖为外植体的植物组培方法,是对以竹子侧芽为外植体经组培获得高效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的有益尝试,采用本方法能够使外植体高效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高效的体细胞再生体系,为该竹子遗传转化和细胞工程研究创造有利条件,为利用转基因技术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方法简单易行、利于推广,实施条件宽松,效果显著。
申请公布号 CN10378290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5.14
申请号 CN201410041069.9 申请日期 2014.01.28
申请人 浙江农林大学 发明人 林新春;周玲;王晓芹
分类号 A01H4/00(2006.01)I;A01H5/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H4/00(2006.01)I
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周烽
主权项 版纳甜龙竹芽尖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是按下列步骤进行:(1)侧芽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从生长健壮的无病斑和虫疤的版纳甜龙竹植株中取侧芽为外植体,自来水下冲洗1h,用质量比浓度为1%的次氯酸钠真空抽滤15分钟,无菌水冲洗5‑6次,在超净工作台上切长度为1±0.2cm的芽尖,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MS(Murashige and Skoog),添加外源激素2,4‑D即2,4‑二氯苯氧乙酸和6‑BA即6‑苄基腺嘌呤,2,4‑D浓度为3‑5mg·L<sup>‑1</sup>,6‑BA浓度为0.5‑1mg·L<sup>‑1</sup>,再添加500mg·L<sup>‑1</sup>的CH即水解酪蛋白、500mg·L<sup>‑1</sup>的Pro即脯氨酸和500mg·L<sup>‑1</sup>的Gln即谷氨酰胺:调节pH为5.7,在25±2℃温度中暗培养,诱导培养30±2d,愈伤组织形成:(2)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取淡黄色颗粒状愈伤组织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基的基本培养基为MS,添加外源激索为浓度0.1‑0.5mg·L<sup>‑1</sup>的2,4‑D,有机添加物、pH值和诱导培养基相同,在25±2℃温度中暗培养30±2d;(3)分化培养:选致密颗粒状的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幼苗分化,分化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浓度为1‑2mg·L<sup>‑1</sup>的6‑BA、浓度为0.3‑0.5mg·L<sup>‑1</sup>的NAA即萘乙酸、浓度为0‑2mg·L<sup>‑1</sup>的KT即激动索;pH值5.7,光强2400lux,光周期16/8h,温度25±2℃;(4)生根培养:当分化培养出的再生植株长至4‑6cm高时移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基本培养基为1/2MS,添加外源激素为3‑5mg·L<sup>‑1</sup>的IBA即吲哚丁酸,pH值5.7,光强2400lux,光周期16/8h,温度25±2℃;(5)再生植株的炼苗和移栽:3‑4周后根长粗、健壮时,将试管苗置于光强为20000lux的强光下炼苗一周后从试管中取出苗,用40±2℃的温水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栽于泥炭∶珍珠岩∶蛭石的体积比为1∶1∶1的混合基质中进行单株套袋培养,每天浇一次透水,一周后剪去塑料套袋两角,两周后脱去套袋,待长出新叶时移栽至温室,培养出健壮的再生植株苗。
地址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环城北路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