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甘薯育苗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薯育苗方法,通过(1)选地、建温室大棚、修置凹槽畦;(2)酿热物温床制备;(3)种薯集中处理;(4)选种排薯;(5)苗床管理等步骤完成;本发明具有出苗多、苗质好、防病效果好,能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种薯的出苗量、节能高效等优点。
申请公布号 CN10365086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3.26
申请号 CN201310652743.2 申请日期 2013.12.06
申请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发明人 武小平;郭耀东;温日宇;张红梅;姜庆国;白宇皓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A01G9/2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代理人 张志祥
主权项 一种甘薯育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建温室大棚、修置凹槽畦选择排水方便、土层深厚、土壤结构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能好、无病害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或壤土的地块建温室大棚,大棚坐北朝南,南北净跨度6m,东西长50~100m,顶高2.8m,前屋面呈拱形,拱杆间距1.2m,拱架和地面切线角60°,平均屋面角为23~25°,拱杆下端由水泥墩固定,上端直接插入后墙,拱杆间由5道钢筋焊接,使之成为一体,后墙高1.8m,墙厚度1m,大棚膜用0.12mm厚长寿无滴膜,在种薯入棚前一周铺膜,铺时撑紧,四周固定牢固,拱杆间膜上用压膜带压紧;在棚内旋耕整地,修筑凹槽畦,畦长5m,宽1.5m,槽深30cm,畦与畦之间做成25cm宽的土埂;(2)酿热物温床制备在排薯前5~7天,将动物粪便与粉碎的农作物秸秆按照1:3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制成垫料,在凹槽畦底部均匀铺15cm厚的垫料,挤压后按照25~30kg/m2的比例喷洒人类粪便,然后再铺8~10cm厚的河沙,最后用塑料薄膜遮盖育苗床备用;(3)种薯集中处理种薯集中处理前一周,在大棚内,预留出一块长2.5m、宽2m的平整地块做集中催芽床使用,选用长100m的1000瓦电热线,按照间距为5cm进行“Z”字型铺设,然后在其上铺设5厘米厚草垫,以全部覆盖住电热线为准,外接温控仪、电源备用;待催芽床温度稳定上升到20℃以上时,选择外观直顺、光滑、无病无伤、100~300g的薯块作为种薯,将其筛选分级装到规格为50cm×80cm的塑料网袋中,然后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5~10分钟,然后将其整齐码放在催芽床上,码放高度为100~150cm,用温水淋湿薯层,在其内放置温湿度探头,通过温湿度控制仪来控制其温湿度,外用双层棉被覆盖包裹,最外面用塑料布盖严实,每天定时给其通风透气3~5次来补充氧气和调节湿度,湿度始终保持在83%~85%之间,温度控制在36~37℃持续3~4天,待80%薯块表皮出现“爆花”现象后,将其温度降低到30~33℃保持5~7天,待90%薯块芽长5mm,将温度降至23~25℃,2~3天后,准备排薯;(4)选种排薯经过催芽后的种薯筛选排入酿热物温床,采用平排法,排薯时薯面上平下不平,以便盖 土厚薄一致,薯块间隔1~2cm,密度为18~20kg/m2,在排薯时一次性浇足底水,使土壤湿度达到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然后覆盖2~3cm厚湿润细砂土,再覆地膜并在地膜下撒些作物秸秆,留些空隙以防缺氧烂种;(5)苗床管理排薯10~12天后,幼苗出土,苗床温度控制在28~33℃,待幼苗出土数达到60~70%时,揭去地膜,保持床土相对湿度70%~80%为宜。育苗前期气温低,浇水的时间选在上午,后期气温高时改在早晚浇。苗床温度控制在25~28℃,保持平温长苗,薯苗长10~20cm时,展开叶6~7片时采用低温18~20℃炼苗3~5天,相对湿度降到60%以下,育出的薯苗茁壮,利于成活。当苗高生长到22~25cm时,即可剪苗,剪二茬苗后,次日追施尿素200~250g/10m2,施肥后用清水淋洗叶面和浇水。
地址 034000 山西省忻州市新建北路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