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界定竹黄与竹肉界线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界定竹黄与竹肉分界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竹样切片放在MoticSMZ-168图像测量系统中,测试从竹黄至竹青的维管束的分布密度,面积,周长的变化。其中维管束分布密度是计算每个网格中维管束个数;面积是每个网格中至少三个维管束面积的均值求得的,周长的计算亦是如此。然后将维管束分布密度、面积和周长的数据制成折线图,可发现在同一部位,其维管束的分布密度、面积和周长变化趋势一致,且在竹黄与竹肉附近出现清晰“拐点”,此“拐点”即为竹黄与竹肉的分界。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快速得到竹黄与竹肉分界线,从而提高竹材的利用率,避免竹材资源的浪费。
申请公布号 CN103512884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1.15
申请号 CN201310456374.X 申请日期 2013.09.29
申请人 安徽农业大学 发明人 王传贵;张双燕;裴韵文;陈美玲;王翔
分类号 G01N21/84(2006.01)I;G01N1/28(2006.01)I 主分类号 G01N21/84(2006.01)I
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主权项 一种界定竹黄与竹肉分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竹样切片放在Motic SMZ‑168图像测量系统中,测试从竹黄至竹青的维管束的分布密度,面积,周长的变化,其中维管束分布密度是计算每个网格中维管束个数;面积是每个网格中至少三个维管束面积的均值求得的,周长的计算亦是如此;(2)将维管束分布密度、面积和周长的数据制成折线图,可发现在同一部位,其维管束的分布密度、面积和周长变化趋势一致,且在竹黄与竹肉附近出现清晰“拐点”,此“拐点”即为竹黄与竹肉的分界。
地址 230036 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