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污水处理装置
摘要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污水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装置的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膜生物反应器存在对总氮的去除率不高,采用现有的脱氮技术与膜生物反应器的结合,工艺流程也比较复杂,去除总氮的效果较差,费用高的技术问题。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污水处理装置是由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污水处理装置由进水箱、进水泵、污水处理池、自吸泵、出水口和曝气装置连接组成;污水处理池包括第一微生物燃料电池、膜生物反应器和第二微生物燃料电池;曝气装置由第一大孔曝气头、微孔曝气头、第二大孔曝气头、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和空气压排缩机组成。本发明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申请公布号 CN103043873B 申请公布日期 2013.10.30
申请号 CN201310025017.8 申请日期 2013.01.23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发明人 田禹;迪世靖;李慧
分类号 C02F9/14(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9/14(2006.01)I
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金永焕
主权项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处理装置是由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污水处理装置由进水箱(1)、进水泵(2)、污水处理池、自吸泵(17)、出水口(18)和曝气装置组成;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包括第一微生物燃料电池、膜生物反应器和第二微生物燃料电池;所述的污水处理池从左至右被第一质子交换膜(5‑1)、第一带孔隔板(7‑1)、第二带孔隔板(7‑2)和第二质子交换膜(5‑2)依次分隔成第一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4‑1)、第一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室(6‑1)、膜组件区域(3)、第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室(6‑2)和第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4‑2);所述的第一微生物燃料电池由第一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4‑1)、第一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室(6‑1)、第一阳极碳刷(8‑1)、第一负载(10‑1)和第一阴极碳刷(9‑1)组成,第一阳极碳刷(8‑1)位于第一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4‑1)中,第一阴极碳刷(9‑1)位于第一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室(6‑1)中,在第一阳极碳刷上部和第一阴极碳刷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负载(10‑1);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由膜组件(14)、第一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室(6‑1)、膜组件区域(3)和第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室(6‑2)组成,膜组件(14)定位于膜组件区域(3)中;所述的第二微生物燃料电池由第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室(6‑2)和第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4‑2)、第二阳极碳刷(8‑2)、第二负载(10‑2)和第二阴极碳刷(9‑2)组成,第二阳极碳刷(8‑2)位于第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4‑2)中,第二阴极碳刷(9‑2)位于第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室(6‑2)中,在第二阳极碳刷上部和第二阴极碳刷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负载(10‑2);所述的曝气装置由第一大孔曝气头(12‑1)、微孔曝气头(15)、第二大孔曝气头(12‑2)、第一控制阀门(11‑1)、第二控制阀门(11‑2)和空气压排缩机(19)组成;在第一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室(6‑1)中设置有第一大孔曝气头(12‑1),定位于底部;在膜组件区域(3)中设置有微孔曝气头(15),定位于底部;在第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室(6‑2)中设置有第二大孔曝气头(12‑2),定位于底部;第一大孔曝气头(12‑1)的进气端与第一控制阀门(11‑1)的出口端连通,第一控制阀门(11‑1)的入口端与空气压排缩机(19)的出气端连通;第二大孔曝气头(12‑2)的进气端与第二控制阀门(11‑2)的出口端连通,第二控制阀门(11‑2)的入口端与空气压排缩机(19)的出气端连通;微孔曝气头(15)的进气端与空气压排缩机(19)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的第一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4‑1)的底部出口端与第一出水阀门(13‑1)的入口端连通,第一出水阀门(13‑1)的出口端与回流泵(16)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的第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4‑2)的底部出口端与第二出水阀门(13‑2)的入口端连通,第二出水阀门(13‑2)的出口端与回流泵(16)的入口端连通;回流泵(16)的出口端与进 水箱连通,进水箱(1)与进水汞(2)的入口端连通;进水汞(2)的出口端分别与第一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4‑1)、第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4‑2)和膜组件区域(3)连通;膜组件(14)的出水端与自吸泵(17)的入口端连通,自吸泵(17)的出口端与出水口(18)连通。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