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高原公路级配砾碎石材料的设计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干线公路级配砾碎石材料的设计方法,按照如下步骤:(a)一级填充:测定4.75mm及其以上各档单一粒径集料的毛体积密度;建立不同集料比例与捣实密度、空隙率之间的关系,确立(20-31.5)mm和(10-20)mm粒径之间形成骨架结构的最优组成比例;(b)二级填充:确立[(20-31.5)mm+(10-20)mm]和(5-10)mm粒径之间形成骨架结构的最优组成比例;经过二级填充,形成主骨架;(c)按照规范方法分别获得细集料的筛余率;将细集料填充到主骨架中,获得公路级配碎石材料。本发明的设计级配既重视了大颗粒的骨架作用,又兼顾了粒径敏感区域,减少了施工离析等的发生。
申请公布号 CN10313043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6.05
申请号 CN201310064198.5 申请日期 2013.02.28
申请人 浙江理工大学 发明人 王修山;杨云芳;杨岳斌;吴大志;崔旸
分类号 C04B14/02(2006.01)I;E01C7/04(2006.01)I 主分类号 C04B14/02(2006.01)I
代理机构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代理人 金祺
主权项 高原公路级配砾碎石材料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碎石分成如下如干档:将公称粒径大于4.75mm的分成(20‑31.5)mm档、(10‑20)mm档、(5‑10)mm档;将公称粒径≤4.75mm称为细集料;测定(20‑31.5)mm档、(10‑20)mm档、(5‑10)mm档的毛体积密度;(a)一级填充:按照(20‑31.5)mm档:(10‑20)mm档=(1‑9):(9‑1)的质量比例将(20‑31.5)mm档和(10‑20)mm档混合,得若干份的一级集料,每份一级集料的质量相等;将每份一级集料均进行如下处理:干捣,并记(20‑31.5)mm档的质量为W11,(10‑20)mm档的质量为W12;将一级集料均匀搅拌后分三层装入标定过的干捣筒内,干捣筒容积为10L或15L,每层以相同力度均匀插捣20~40下;从而保证最上层的集料上表面水平,在干捣筒十字对称处分别量取集料上表面距离击实筒上边缘的高度,计算其平均值;得到捣实后集料所占总体积V1,计算出混合集料的捣实密度ρ1=(W11+W12)/V1;空隙率VV1=1‑(W11/ρ11+W12/ρ12)/V1,其中ρ11、ρ12分别为(20‑31.5)mm档和(10‑20)mm档的毛体积密度;建立不同集料比例与捣实密度、空隙率之间的关系,从而确立(20‑31.5)mm档和(10‑20)mm档之间形成骨架结构的最优组成比例(即,捣实密度ρ1最大,且空隙率VV1最小时的组成比例),为一级比例;(b)二级填充:按照[(20‑31.5)mm档+(10‑20)mm档]:(5‑10)mm档=(1‑9):(9‑1)的比例将[(20‑31.5)mm档+(10‑20)mm档]和(5‑10)mm档混合,得若干份的二级集料,所述(20‑31.5)mm档:(10‑20)mm档的质量比为一级比例,每份二级集料的质量相等;将每份二级集料均进行如下处理:干捣,并记[(20‑31.5)mm+(10‑20)mm]的质量为W21,(5‑10)mm的质量为W22;将二级集料混合搅拌后分三层装入标定过的干捣筒内,干捣筒容积为10L或15L,每层以相同力度均匀插捣20~40下;保证最上层集料上表面水平,在干捣筒十字对称处分别量取集料上表面距离击实筒上边缘的高度,计算其平均值;得到捣实后集料所占总体积V2,计算出混合集料的捣实密度ρ2=(W21+W22)/V2;空隙率VV2=1‑(W21/ρ21+W22/ρ22)/V2,其中ρ21、ρ22分别为[(20‑31.5)mm档+(10‑20)mm档]和(5‑10)mm档的毛体积密度;从而建立不同集料比例与捣实密度、空隙率之间的关系,确立[(20‑31.5)mm档+(10‑20)mm档]和(5‑10)mm 档之间形成骨架结构的最优组成比例(即,捣实密度ρ2最大,且空隙率VV2最小时的组成比例),为二级比例;经过二级填充,形成主骨架;(c) 将细集料填充到主骨架中,获得公路级配碎石材料。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