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点爆模拟器
摘要 点爆模拟器,它涉及点爆设备。它为了解决现有的点爆设备协调全部安装使用热电池来验证发射控制系统,对热电池造成很大浪费,同时,为了需要反复和协调进行副燃点爆和主燃点爆试验,每次试验后需要重新进行充氮气和密封,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浪费,并延长试验周期的问题。它包括电源接口、导弹接口、点爆接口、第一至第十开关、单刀双掷开关、按钮开关、第一至第十发光二极管、整流器、第一至第六供电电源、第一至第十六二极管、第一至第九继电器线圈、第一继电器至第九继电器的第一、二执行开关组、第七继电器第三执行开关组。本发明用于武器系统中。
申请公布号 CN103075914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5.01
申请号 CN201210575075.3 申请日期 2012.12.26
申请人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发明人 雷峰成;贾军强;易仲原;罗南斌
分类号 F41A31/00(2006.01)I 主分类号 F41A3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张宏威
主权项 点爆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源接口(CON1)、导弹接口(CON2)、点爆接口(CON3)、第一开关(S1)至第十开关(S10)、单刀双掷开关(S11)、按钮开关(S12)、第一发光二极管(H1)至第十发光二极管(H10)、整流器(Z1)、第一供电电源(G1)至第六供电电源(G6)、第一二极管(V1)至第十六二极管(V16)、第一继电器线圈(K1)至第九继电器线圈(K9)、第一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1‑1)、第一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1‑2)、第二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2‑1)、第二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2‑2)、第三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3‑1)、第三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3‑2)、第四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4‑1)、第四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4‑2)、第五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5‑1)、第五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5‑2)、第六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6‑1)、第六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6‑2)、第七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7‑1)、第七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7‑2)、第七继电器第三执行开关组(K7‑3)、第八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8‑1)、第八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8‑2)、第九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9‑1)和第九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9‑2);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H1)的阴极同时与第一二极管(V1)的阳极、第一继电器线圈(K1)的一端、第一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1‑1)的第一触点的一端和点爆接口(CON3)的第二接线端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H1)的阳极同时与第八二极管(V8)的阴极、第一二极管(V1)的阴极、第一继电器线圈(K1)的另一端和第一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1‑1)的第二触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八二极管(V8)的阳极与第一开关(S1)的一端相连;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一接线端相连;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H2)的阴极同时与第二二极管(V2)的阳极、第二继电器线圈(K2)的一端、第二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2‑1)的第一触点的一端和点爆接口(CON3)的第四接线端相连;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H2)的阳极同时与第九二极管(V9)的阴极、第二二极管(V2)的阴极、第二继电器线圈(K2)的另一端和第二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2‑1)的第二触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九二极管(V9)的阳极与第二开关(S2)的一端相连;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三接线端相连;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H3)的阴极同时与第三二极管(V3)的阳极、第三继电器线圈(K3)的一端、第三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3‑1)的第一触点的一端和点爆接口(CON3)的第六 接线端相连;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H3)的阳极同时与第十二极管(V10)的阴极、第三二极管(V3)的阴极、第三继电器线圈(K3)的另一端和第三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3‑1)的第二触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二极管(V10)的阳极与第三开关(S3)的一端相连;第三开关(S3)的另一端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五接线端相连;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H4)的阴极同时与第四二极管(V4)的阳极、第四继电器线圈(K4)的一端、第四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4‑1)的第一触点的一端和点爆接口(CON3)的第八接线端相连;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H4)的阳极同时与第十一二极管(V11)的阴极、第四二极管(V4)的阴极、第四继电器线圈(K4)的另一端和第四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4‑1)的第二触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一二极管(V11)的阳极与第四开关(S4)的一端相连;第四开关(S4)的另一端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七接线端相连;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H5)的阴极同时与第五二极管(V5)的阳极、第五继电器线圈(K5)的一端、第五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5‑1)的第一触点的一端和点爆接口(CON3)的第十接线端相连;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H5)的阳极同时与第十二二极管(V12)的阴极、第五二极管(V5)的阴极、第五继电器线圈(K5)的另一端和第五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5‑1)的第二触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二二极管(V12)的阳极与第五开关(S5)的一端相连;第五开关(S5)的另一端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九接线端相连;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H6)的阴极同时与第六二极管(V6)的阳极、第六继电器线圈(K6)的一端、第六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6‑1)的第一触点的一端和点爆接口(CON3)的第十二接线端相连;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H6)的阳极同时与第十三二极管(V13)的阴极、第六二极管(V6)的阴极、第六继电器线圈(K6)的另一端和第六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6‑1)的第二触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三二极管(V13)的阳极与第六开关(S6)的一端相连;第六开关(S6)的另一端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十一接线端相连;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H7)的阴极同时与第七二极管(V7)的阳极、第七继电器线圈(K7)的一端、第七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7‑1)的第一触点的一端和点爆接口(CON3)的第十四接线端相连;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H7)的阳极同时与第十四二极管(V14)的阴极、第七二极管(V7)的阴极、第七继电器线圈(K7)的另一端和第七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7‑1)的第二触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十四二极管(V14)的阳极与第七开关(S7)的一端相连;第七开关(S7)的另一端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十三接线端相连;所述第六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6‑2)由一个常闭开关和第十开关(S10)组成;所述第六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6‑2)的常闭开关的一端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十五接线端相连;所述第六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6‑2)的常闭开关的另一端与第十开关(S10)的一端相连;第十开关(S10)的另一端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十六接线端相连;所述第七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7‑2)由一个常闭开关和第八开关(S8)组成;所述第七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7‑2)的常闭开关的一端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十八接线端相连;所述第六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6‑2)的常闭开关的另一端与第八开关(S8)的一端相连;第八开关(S8)的另一端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十七接线端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1‑1)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2‑1)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第三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3‑1)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第四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4‑1)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第五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5‑1)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第六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6‑1)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第七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7‑1)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点爆接口(CON3)的第二十六接线端、第八继电器线圈(K8)的一端、第十五二极管(V15)的阳极、第二供电电源(G2)的负极输出端、第六供电电源(G6)的负极输入端和导弹接口(CON2)的第八接线端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1‑1)的第二触点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2‑1)的第二触点的另一端、第三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3‑1)的第二触点的另一端、第四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4‑1)的第二触点的另一端、第五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5‑1)的第二触点的另一端、第六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6‑1)的第二触点的另一端、第七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7‑1)的第二触点的另一端、第三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3‑2)的一端、第八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8‑1)的一端、第六供电电源(G6)的正极输入端和导弹接口(CON2)的第七接线端相连;第三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3‑2)的另一端与点爆接口 (CON3)的第十九接线端相连;第八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8‑1)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八继电器线圈(K8)的另一端、第十六二极管(V16)的阴极和第一供电电源(G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第七继电器第三执行开关组(K7‑3)由一个常闭开关和第九开关(S9)组成;所述第九开关(S9)的一端同时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二十七接线端和第七继电器第三执行开关组(K7‑3)的常闭开关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九开关(S9)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七继电器第三执行开关组(K7‑3)的常闭开关的另一端和点爆接口(CON3)的第二十八接线端相连;第八发光二极管H8的阳极同时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二十九接线端和第二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2‑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2‑2)的另一端同时与导弹接口(CON2)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九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9‑2)的一端相连;第八发光二极管(H8)的阴极同时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三十接线端、导弹接口(CON2)的第二接线端、第九继电器线圈(K9)的一端、第十六二极管(V16)的阳极和第一供电电源(G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第九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9‑2)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九继电器线圈(K9)的另一端、第十六二极管(V16)的阴极和第一供电电源(G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第一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1‑2)的一端同时与导弹接口(CON2)的第三接线端和第九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9‑1)的一端相连;第九继电器第一执行开关组(K9‑1)的另一端与第三供电电源(G3)的正极输出端相连;第一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1‑2)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九发光二极管(H9)的阳极和点爆接口(CON3)的第二十一接线端相连;第九发光二极管(H9)的阴极同时与导弹接口(CON2)的第四接线端、点爆接口(CON3)的第二十接线端和第三供电电源(G3)的正极输出端相连;第十发光二极管(H10)的阴极同时与第六供电电源(G6)的负极输出端和点爆接口(CON3)的第二十二接线端相连;第十发光二极管(H10)的阳极同时与第六供电电源(G6)的正极输出端和第四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4‑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4‑2)的另一端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二十三接线端相连;第五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5‑2)的一端与点爆接口(CON3)的第二十四接线端相连;第五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5‑2)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八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8‑2)的一端和导弹接口(CON2)的第五接线端相连;第八继电器第二执行开关组(K8‑2)的另一端与单刀双掷开关(S11)的活动触点相连;单刀双掷开关(S11)的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五供电电源(G5)的正极输出端相连;单刀双掷开关(S11)的第二固定触点与第四供电电源(G4)的正极输出端相连;第四供电电源(G4)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第五供电电源(G5)的负极输出端和导弹接口(CON2)的第六接线端相连;第四供电电源(G4)的正极输入端同时与第五供 电电源(G5)的正极输入端、第三供电电源(G3)的正极输入端、第二供电电源(G2)的正极输入端、第一供电电源(G1)的正极输入端和整流器(Z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第四供电电源(G4)的负极输入端同时与第五供电电源(G5)的负极输入端、第三供电电源(G3)的负极输入端、第二供电电源(G2)的负极输入端、第一供电电源(G1)的负极输入端和整流器(Z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整流器(Z1)的一个接入触点与按钮开关(S12)的一端相连;按钮开关(S12)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CON1)的第一接线端相连;电源接口(CON1)的第二接线端与整流器(Z1)的另一个接入触点相连。
地址 100854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50号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85-1号楼